如何治疗输液后引发的静脉炎问
如何治疗输液后引发的静脉炎
-
静脉炎非药物干预分早期冷敷、超24小时热敷、嘱患者局部制动、用50%硫酸镁溶液浸湿纱布湿敷患处,药物干预可外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儿童患者冷敷控温时长并加强看护,老年患者操作轻柔选合适静脉且热敷防烫伤,特殊病史患者依凝血指标调整冷热敷方案。
一、非药物干预措施
1.冷热敷选择:若静脉炎处于早期(一般指输液后24小时内),可选用冷敷,利用低温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血管通透性,减轻炎症渗出及肿胀,可使用冰袋包裹毛巾敷于患处,每次15~20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若静脉炎已超过24小时,可改为热敷,通过热效应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吸收,可用40~45℃温毛巾湿敷,每次15~20分钟。
2.局部制动:嘱咐患者避免受累肢体过度活动,如输液侧手臂避免提重物、剧烈弯曲等,以减少对静脉的进一步刺激,利于炎症消退。
3.硫酸镁湿敷:取50%硫酸镁溶液浸湿纱布,敷于静脉炎部位,纱布需保持湿润,每次湿敷15~20分钟,每日可进行3~4次,硫酸镁通过渗透压作用减轻局部组织水肿,缓解炎症反应。
二、药物干预
可外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等药物,该类药物能通过抑制炎症介质释放、促进纤维蛋白溶解等机制发挥作用,减轻静脉炎引起的疼痛、肿胀等症状,直接涂抹于静脉炎患处并轻柔按摩至吸收。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婴儿皮肤薄嫩,冷敷时冰袋温度不宜过低,可将冰袋温度控制在4℃左右,且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冻伤;儿童好动,需加强看护,防止因哭闹等导致输液部位频繁活动加重静脉炎,可选择固定性好的输液装置并安抚儿童情绪。
2.老年患者:老年人血管弹性差、皮肤松弛,操作时需更加轻柔,选择弹性较好、管径合适的静脉进行穿刺,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局部情况,若发生静脉炎,热敷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且要告知患者减少输液侧肢体的不必要活动。
3.特殊病史患者:如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在进行冷敷或热敷时需谨慎,冷敷可能导致局部血管收缩影响凝血,热敷可能加速血液循环增加出血风险,需根据患者具体凝血指标及病情调整冷热敷方案。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