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开放性气胸的急救措施

开放性气胸的急救措施

2025年10月17日 09:37:04
病情描述:

开放性气胸的急救措施

医生回答(1)
  • 江科
    江科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向他提问

    开放性气胸急救需迅速封闭伤口,变开放为闭合;封闭后呼吸困难未缓解则胸膜腔穿刺减压;减压后安置胸腔闭式引流;还需抗休克及预防感染等后续处理,不同年龄段患者急救要考虑自身特点进行个性化处理。

    一、迅速封闭伤口

    开放性气胸是指胸壁有伤口,外界空气可随呼吸自由进出胸腔。首先要立即用无菌敷料或清洁的厚纱布、毛巾等,在患者呼气末封闭伤口,变开放性气胸为闭合性气胸。这是因为呼气末时胸腔内压力相对较低,此时封闭伤口能最大程度阻止外界空气继续进出胸腔,避免胸腔内压力进一步紊乱。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注意选择合适大小、材质安全的敷料,避免对儿童皮肤造成刺激或损伤。

    二、胸膜腔穿刺减压

    在封闭伤口后,若患者呼吸困难等症状仍未缓解,需进行胸膜腔穿刺减压。一般选择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或腋前线第4-5肋间作为穿刺点,用粗针头迅速刺入胸膜腔,以排出胸腔内的积气,减轻胸腔内压力,改善呼吸循环功能。对于婴幼儿患者,要精准定位穿刺点,操作需更加轻柔、谨慎,避免损伤周围重要组织器官。

    三、安置胸腔闭式引流

    胸膜腔穿刺减压后,通常需要安置胸腔闭式引流管,进一步引流胸腔内的气体、液体等,促进肺复张。引流管一般放置在腋中线与腋后线之间的第6-8肋间。通过闭式引流可以持续排出胸腔内的积气,使胸膜腔保持负压,利于肺组织的复张和胸腔内炎症的消退。在儿童患者安置胸腔闭式引流时,要密切观察引流管的固定情况,防止引流管脱出或移位,同时要注意保持引流装置的清洁无菌,预防感染。

    四、抗休克及预防感染等后续处理

    对于因开放性气胸导致休克的患者,要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包括补充血容量等。同时,要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因为开放性气胸伤口与外界相通,容易引起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降低感染的发生风险。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在抗休克和抗感染处理上要考虑其生理特点,例如儿童的血容量相对较少,在补充血容量时要注意输液速度和量的控制;老年人可能合并有基础疾病,在抗感染选择抗生素时要兼顾其肝肾功能等情况。

    总之,开放性气胸的急救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需要迅速采取封闭伤口、减压、引流等措施,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抗休克和预防感染等后续处理,不同年龄段患者在急救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其自身特点进行个性化处理。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