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胆道蛔虫病

胆道蛔虫病

2025年10月17日 15:18:55
病情描述:

胆道蛔虫病

医生回答(1)
  • 张昊
    张昊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胆道蛔虫病因人体胃肠道功能紊乱等改变肠道内环境致蛔虫钻胆道引发病理改变,症状为突发剑突下钻顶样剧烈绞痛等,体征是发作时剑突下或右上腹有轻度深压痛无明显腹肌紧张,诊断靠B超等影像学及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治疗分非手术(解痉止痛、利胆驱虫、抗感染)和手术(非手术无效且有严重并发症时),特殊人群中儿童需密切观察用安全非手术措施,妊娠期用药权衡对胎儿影响选非手术及物理解痉,老年需综合基础病考虑治疗。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胆道蛔虫病主要由蛔虫钻孔习性所致,当人体胃肠道功能紊乱(如发热、腹泻后胃肠功能失调)、妊娠等因素改变肠道内环境时,蛔虫易向上窜动,经十二指肠乳头钻入胆道,引发胆道梗阻及一系列病理改变。

    二、临床表现

    1.症状:突发剑突下钻顶样剧烈绞痛,疼痛呈阵发性发作,缓解期可如常人,常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中可能有蛔虫。若合并胆道感染,可出现寒战、高热等感染症状。2.体征:腹部体征与症状严重程度不一致,发作时剑突下或右上腹有轻度深压痛,无明显腹肌紧张。

    三、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B超是常用检查手段,可发现胆道内蛔虫影像;X线钡餐检查可能显示十二指肠内蛔虫阴影。2.实验室检查:合并感染时血常规可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

    四、治疗原则

    1.非手术治疗:多数患者可首先采用非手术治疗,包括解痉止痛(常用阿托品等缓解胆道痉挛)、利胆驱虫(如部分中药方剂辅助驱虫,需遵循循证依据)、抗感染治疗(针对合并胆道感染选用合适抗生素)。2.手术治疗:若非手术治疗无效,出现胆道梗阻、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时需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取出胆道内蛔虫。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胆道蛔虫病需密切观察腹痛等症状,病情变化可能较快,优先采用安全有效的非手术措施,避免盲目使用不适合儿童的强镇痛等药物,非药物干预需谨慎选择。2.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发生胆道蛔虫病时,用药需权衡对胎儿的影响,非手术治疗为首选,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方案,优先采用物理解痉等非药物方法缓解症状。3.老年患者:老年胆道蛔虫病患者常合并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治疗时需综合考虑基础疾病情况,解痉止痛等治疗需注意药物对心血管等系统的影响,手术风险较高时,需谨慎评估非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