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早产儿眼底筛查

早产儿眼底筛查

2025年10月17日 20:58:21
病情描述:

早产儿眼底筛查

医生回答(1)
  • 李骏
    李骏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早产儿因视网膜血管发育未成熟易患视网膜病变,需进行眼底筛查,极低出生体重儿和超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开始筛查,一般早产儿出生后6-8周或矫正胎龄34周开始,用眼底镜检查,分Ⅰ-Ⅴ期病变,病变轻则密切观察,重则激光或手术治疗,家长要重视按时间带筛,医疗人员操作要轻柔准确并向家长解释。

    一、早产儿眼底筛查的必要性

    早产儿由于其早产的生理特点,视网膜血管发育尚未成熟,容易发生视网膜病变,严重时可导致失明。通过眼底筛查能够早期发现病变,及时干预,降低失明风险。

    二、筛查的时间节点

    1.极低出生体重儿和超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时开始进行眼底筛查。这是因为这类早产儿发生视网膜病变的风险较高,需要尽早监测。

    2.一般早产儿:出生后6-8周或矫正胎龄34周时开始筛查。

    三、筛查的方法

    采用眼底镜等专业设备进行检查。医生会通过散瞳等操作,清晰观察早产儿眼底视网膜的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视网膜病变。

    四、常见的视网膜病变类型及表现

    1.Ⅰ期:视网膜后极部有血管区与周边无血管区之间出现一条白色平坦的细分界线。

    2.Ⅱ期:白色分界线进一步变宽且增高,形成嵴状隆起。

    3.Ⅲ期:嵴状隆起愈加显著,伴有视网膜血管迂曲扩张等表现。

    4.Ⅳ期:部分视网膜脱离,可分为Ⅳa期(周边视网膜脱离未累及黄斑)和Ⅳb期(周边视网膜脱离累及黄斑)。

    5.Ⅴ期:视网膜全脱离。

    五、筛查后的干预措施

    1.对于病变较轻的早产儿: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期复查眼底,监测病变是否进展。

    2.对于病变较重的早产儿:可能需要进行激光治疗或手术治疗等。例如,当达到Ⅲ期及以上病变时,激光治疗可以封闭无血管区,阻止病变进一步恶化。

    六、特殊人群(早产儿)的温馨提示

    1.家长方面:要重视早产儿眼底筛查,按照医生规定的时间带早产儿进行筛查,不要错过关键的筛查时机。因为早产儿的视网膜病变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家长不易察觉,只有通过规范筛查才能早期发现问题。

    2.医疗人员方面:在进行筛查操作时,要轻柔、准确,尽量减少对早产儿的刺激和损伤。由于早产儿身体脆弱,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无菌等操作规范,预防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要向家长筛查的过程、目的和可能的结果,让家长能够理解和积极配合。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