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

2025年10月17日 21:20:51
病情描述: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

医生回答(1)
  • 王倩
    王倩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向他提问

    糖皮质激素具抗炎作用可抑制磷脂酶A及细胞因子减炎症部位红肿热痛等症状但长期用增感染风险,有免疫抑制作用对细胞免疫抑制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对体液免疫减少抗体生成需权衡免疫抑制感染风险与疾病控制获益,有抗毒作用能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耐受力稳定溶酶体膜减轻内毒素血症高热毒血症状需配合有效抗感染治疗,有抗休克作用感染性休克时可扩张血管等发挥抗休克效应需基于有效抗感染等措施,对代谢有影响糖代谢致血糖升高蛋白质代谢致肌肉萎缩儿童影响生长发育脂肪代谢致脂肪重新分布。

    一、抗炎作用

    糖皮质激素通过多种机制发挥抗炎效应,其一为抑制磷脂酶A,减少前列腺素、白三烯等炎症介质的生成与释放;其二能抑制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的产生。可有效减轻炎症部位的红肿、热痛等症状,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但长期使用会增加感染风险,有基础感染病史者需谨慎。

    二、免疫抑制作用

    (一)对细胞免疫的影响

    能抑制T淋巴细胞的活化与增殖,减少效应T细胞生成,从而抑制细胞免疫反应,常用于器官移植后的排异反应等,然而不同免疫细胞亚群对糖皮质激素敏感性有差异,应用时需综合患者免疫状态及病史。

    (二)对体液免疫的影响

    可减少抗体生成,干扰抗原抗体反应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使用时需权衡免疫抑制带来的感染风险与疾病控制获益。

    三、抗毒作用

    能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虽不中和内毒素,但可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内源性致热原释放,减轻内毒素血症引起的高热及全身毒血症状,用于严重感染伴发热休克患者时需配合有效抗感染治疗,关注基础病史中严重感染未控制情况。

    四、抗休克作用

    在感染性休克等情况时,可通过扩张痉挛收缩的血管、加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微循环发挥抗休克效应,其发挥作用需基于有效抗感染及其他抗休克措施,有心血管基础病史者使用时需密切监测心血管功能变化。

    五、对代谢的影响

    (一)糖代谢

    促进糖原异生、减少外周组织对葡萄糖摄取和利用,导致血糖升高,需关注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

    (二)蛋白质代谢

    促进蛋白质分解、抑制其合成,长期使用可致肌肉萎缩,儿童长期使用可能影响生长发育,需监测儿童生长指标。

    (三)脂肪代谢

    促使脂肪重新分布,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别,儿童长期使用需特别留意脂肪分布异常等代谢改变。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