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长期便秘容易得大肠癌吗

长期便秘容易得大肠癌吗

2025年10月17日 16:04:19
病情描述:

长期便秘容易得大肠癌吗

医生回答(1)
  • 李林蔚
    李林蔚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长期便秘与大肠癌存在潜在关联,其机制包括粪便停留时间长致致癌物质刺激肠黏膜等;不同人群中普通人群、老年人、有家族病史人群受长期便秘影响患大肠癌风险不同;应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增膳食纤维、适量运动)及定期监测(高危人群更频检肠镜)来预防与监测,降低大肠癌发病风险。

    一、潜在关联机制

    长期便秘时,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肠道对粪便中有害物质的重吸收增加。粪便中的某些致癌物质,如次级胆酸等,会在肠道内持续与肠黏膜接触,长期刺激肠黏膜,可能引发肠黏膜的异常增生等变化,增加大肠癌的发病风险。有研究表明,肠道中粪便滞留时间每延长1天,致癌物质与肠黏膜接触的时间就相应增加,从而使大肠癌的发病几率有所提升。

    二、不同人群的相关情况

    一般人群:对于没有基础疾病的普通人群,长期便秘会使肠道微生态环境发生改变,有益菌数量可能减少,有害菌相对增多,这种微生态失衡也可能间接促进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比如一些长期久坐、饮食结构不合理且有长期便秘习惯的人群,相比生活方式健康、排便规律的人群,患大肠癌的风险相对更高。

    特殊人群

    老年人:老年人本身胃肠蠕动功能减退,更容易出现便秘情况。同时老年人身体各项机能衰退,免疫系统功能相对较弱,肠道黏膜修复等能力下降,长期便秘带来的肠道刺激等因素对老年人肠道的不良影响更显著,更易受到大肠癌的威胁。

    有家族病史人群:如果家族中有大肠癌病史,这类人群本身就携带一定的遗传易感性基因,再加上长期便秘的因素,双重作用下患大肠癌的风险会比普通人群大幅增加。他们需要更加关注排便情况,一旦出现长期便秘等异常,应及时就医检查。

    三、预防与监测建议

    生活方式调整:无论哪个年龄段和人群,都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蔬菜(如菠菜、西兰花等)、水果(如苹果、香蕉等)、全谷物等,同时适量运动,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改善便秘情况,降低大肠癌风险。一般建议每天进行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等。

    定期监测:有长期便秘情况的人群,尤其是存在上述特殊情况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肠镜等检查。一般建议40岁以上人群,若有长期便秘等高危因素,可每5-10年进行一次肠镜筛查;对于有家族史等高危人群,可能需要更频繁地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肠道病变,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