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静脉炎的发生原因、症状以及防治原则是什么

静脉炎的发生原因、症状以及防治原则是什么

2025年10月17日 12:00:27
病情描述:

静脉炎的发生原因、症状以及防治原则是什么

医生回答(1)
  • 邓宏平
    邓宏平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静脉炎发生原因有机械性(长期输高渗等致血管内皮损伤,儿童老人风险不同)、化学性(药物pH渗透压浓度偏离刺激血管)、感染性(穿刺无菌不严致病原体侵入);症状局部早期红肿胀热痛沿静脉有线状红线,进展有硬结化脓等,全身感染性有发热寒战非感染性严重有低热孕妇可能加重局部不适;防治预防要选血管避免反复穿刺、无菌操作,治疗非感染性早期湿热敷或冷敷,感染性用抗生素等严重需外科处理。

    一、发生原因

    1.机械性因素:长期输注高渗溶液(如葡萄糖、甘露醇等)、刺激性药物(如化疗药物),或静脉导管材质过硬、管径过细,以及反复穿刺同一静脉等,均会损伤血管内皮,引发炎症反应。儿童因静脉较细、穿刺难度大,且导管固定不佳时机械性损伤风险更高;老年人血管弹性差,易受高渗药物等刺激导致静脉炎。

    2.化学性因素:输入药物的pH值偏离生理范围(正常血液pH约7.35~7.45)、渗透压过高(超出血管耐受范围)或药物浓度过高,会直接刺激血管内膜,引发静脉炎症。

    3.感染性因素:静脉穿刺时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细菌等病原体侵入血管,可导致感染性静脉炎,常见于免疫力低下人群,如老年人、长期住院患者等。

    二、症状

    1.局部症状:早期表现为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热、痛,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触诊时血管变硬、压痛;病情进展可出现局部硬结、化脓,严重者皮肤破溃。

    2.全身症状:感染性静脉炎可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炎症反应,非感染性静脉炎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但严重时可能出现低热。不同性别在症状表现上无显著差异,孕妇因孕期生理变化,静脉炎可能加重局部不适。

    三、防治原则

    (一)预防措施

    1.血管选择与维护: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长期输液者优先选择中心静脉导管;输注刺激性药物前后用生理盐水冲管,减少药物滞留对血管的刺激。儿童需轻柔操作,选择合适静脉通路并妥善固定;老年人操作时需注意保护血管,避免过度刺激。

    2.无菌操作:静脉穿刺时严格遵循无菌原则,降低感染性静脉炎风险。

    (二)治疗措施

    1.局部处理:非感染性静脉炎早期可采用湿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炎症;炎症初期也可冷敷,缓解红肿热痛。感染性静脉炎需针对病原体使用抗生素等治疗,但具体药物使用遵医嘱,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若静脉炎严重影响肢体功能,可能需外科处理。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