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什么是深静脉血栓

什么是深静脉血栓

2025年10月17日 21:06:36
病情描述:

什么是深静脉血栓

医生回答(1)
  • 贾伟
    贾伟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向他提问

    深静脉血栓是血液在深静脉不正常凝结致静脉回流障碍多发生于下肢,形成与静脉血流滞缓、血管损伤、血液高凝相关,好发下肢等部位,下肢深静脉血栓有患肢肿胀疼痛等表现,血栓脱落可引发肺栓塞,风险因素有中老年、长期卧床缺乏运动、肥胖、有恶性肿瘤等病史,诊断可通过超声、CT、磁共振造影,老年人需定期肢体活动,孕妇适当活动,术后患者早期肢体锻炼等。

    一、定义

    深静脉血栓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一种疾病,多发生于下肢深静脉。

    二、形成原因

    主要与以下三方面因素相关:一是静脉血流滞缓,如长期卧床、术后制动等使血液流动减慢;二是血管损伤,手术、外伤等可损伤血管内皮,触发凝血机制;三是血液高凝状态,常见于恶性肿瘤、妊娠分娩、口服避孕药等情况。

    三、好发部位

    最常见于下肢深静脉,如髂静脉、股静脉、腘静脉等,也可见于上肢深静脉等部位,但相对较少。

    四、临床表现

    下肢深静脉血栓时,患者常出现患肢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可升高,浅静脉有扩张表现;若血栓脱落随血流移行至肺动脉,可引发肺栓塞,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严重症状。

    五、风险因素

    1.年龄:中老年人群相对更易发生,随年龄增长,血管弹性等功能下降,凝血相关机制也有变化。2.生活方式:长期卧床、缺乏运动者,静脉血流滞缓风险增加;肥胖人群因脂肪压迫静脉等因素,也易患该病。3.病史:患有恶性肿瘤、曾有静脉血栓病史、妊娠分娩、口服避孕药等情况的人群,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升高。

    六、诊断方法

    1.超声检查:是常用的筛查方法,可直观显示静脉内血栓情况,观察血管有无阻塞等。2.CT静脉造影:能清晰显示静脉血管形态,明确血栓部位等。3.磁共振静脉造影:对静脉血栓的诊断有较高准确性,尤其适用于某些特殊部位血栓的检测。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长期卧床的老年人需定期进行肢体活动,促进静脉回流,可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简单的下肢屈伸等运动,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2.孕妇:妊娠期间身体处于高凝状态,且活动相对减少,要注意适当活动,如在医生建议下进行适量散步等,密切关注下肢有无肿胀等异常情况。3.术后患者:大手术后患者需早期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促进血液循环,减少静脉血流滞缓的可能,必要时可使用气压治疗等辅助手段预防深静脉血栓。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