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如何诊断问
盆腔炎如何诊断
-
盆腔炎的诊断需从病史采集、症状观察、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腹腔镜检查等方面进行。病史采集包括年龄性别、性生活史、月经史、既往病史;症状有下腹疼痛、阴道分泌物异常、发热;体格检查可见腹部及盆腔相应压痛等体征;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等异常,阴道分泌物可发现致病菌;影像学检查B超可现盆腔积液等,MRI对软组织分辨率高;腹腔镜可直接观察盆腔器官情况。
性生活史:询问性生活开始时间、性伴侣数量等,有多个性伴侣或新性伴侣且未使用安全套者,盆腔炎发病风险增加。
月经史:了解月经周期、经期长短、经量等,异常月经情况可能与盆腔炎相关疾病有联系。
既往病史:如是否有盆腔手术史、阑尾炎病史等,盆腔手术史可能导致盆腔组织损伤,增加感染引发盆腔炎的几率;阑尾炎若未及时治疗,炎症蔓延可波及盆腔。
症状观察
下腹疼痛:多为下腹部持续性疼痛,活动或性交后加重,不同年龄女性疼痛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略有不同,但主要以盆腔区域的疼痛为主。
阴道分泌物异常:分泌物量增多,可为脓性,有异味,这是因为炎症刺激导致阴道和宫颈分泌物性质改变。
发热:病情较重时可出现发热,体温可在38℃左右甚至更高,年轻女性机体反应可能相对敏感,发热表现可能较明显。
体格检查
腹部检查:下腹部有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不同年龄女性腹壁厚度等因素可能影响对压痛等体征的感知程度,但炎症存在时这些体征通常会出现。
盆腔检查:宫颈举痛、子宫压痛、附件区压痛是盆腔炎的重要体征。宫颈举痛是由于炎症累及宫颈周围组织,子宫及附件压痛则是因为盆腔内器官受炎症影响。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提示体内有炎症反应,不同年龄人群血常规正常参考值略有差异,但炎症时白细胞变化趋势相似。
阴道分泌物涂片或培养:可发现致病菌,如淋病奈瑟菌、衣原体等,通过对阴道分泌物的检测能明确是否有致病微生物感染,不同病原体感染表现出的症状和治疗可能不同。
影像学检查
B超检查:可发现盆腔积液、输卵管增粗等异常情况,对于判断盆腔内有无炎性渗出、器官形态改变等有帮助,年轻女性盆腔组织相对柔软,B超检查时需注意操作手法和图像解读。
磁共振成像(MRI):对盆腔内软组织分辨率高,能更清晰显示盆腔炎症情况,但一般不作为首选检查,在疑难病例诊断时可考虑。
腹腔镜检查
对于诊断困难的疑似盆腔炎患者可考虑腹腔镜检查,能直接观察盆腔器官情况,可见盆腔充血、水肿、脓性渗出物等,但属于有创检查,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