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川崎病血常规化验单的表现

川崎病血常规化验单的表现

2025年10月17日 17:03:56
病情描述:

川崎病血常规化验单的表现

医生回答(1)
  • 王世红
    王世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川崎病血常规有多项指标变化,白细胞总数急性期常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嗜酸性粒细胞急性期通常降低或消失;病程早期血小板正常,2-3周后明显升高;一般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多正常,病情中可能轻度贫血;血沉明显增快;CRP明显升高,儿童是主要发病人群,需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病情。

    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一般可超过70%,其绝对值也显著增多。中性粒细胞是机体重要的炎症细胞,在川崎病的炎症过程中发挥着吞噬、杀菌等免疫作用,其增多是机体对血管炎等炎症病变的一种应激性反应。

    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在急性期通常降低或消失。正常情况下嗜酸性粒细胞参与过敏反应等调节,在川崎病的炎症状态下,机体的免疫反应模式改变,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受抑制,这也是炎症应激导致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变化。

    血小板

    血小板计数:病程早期血小板正常,发病后2-3周血小板明显升高,可超过300×10/L,甚至可达1000×10/L以上。血小板升高与川崎病的血管炎症导致的内皮损伤、机体的修复反应等有关,血小板在修复受损血管内皮等过程中发挥作用,但过高的血小板可能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血红蛋白和红细胞

    血红蛋白:一般情况下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多正常,但在疾病过程中,若存在长期发热、摄入减少等情况,可能会出现轻度贫血,表现为血红蛋白轻度降低,红细胞计数也可轻度减少。这是因为发热导致机体代谢增快,消耗增加,或者饮食摄入相对不足等因素影响了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生成。

    血沉

    血沉:血沉明显增快,常大于30mm/h,甚至可超过100mm/h。血沉增快是炎症急性期的非特异性指标,反映了体内炎症反应的活跃程度,在川崎病中,由于血管炎等炎症病变,血沉会明显升高,且其变化常与病情的活动度相关。

    C反应蛋白

    C反应蛋白(CRP):CRP明显升高,通常大于10mg/L。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发生时,肝脏合成增加,其升高程度与炎症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川崎病患者体内存在明显的炎症反应,所以CRP会显著升高,可作为判断病情活动和治疗效果的指标之一。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是川崎病的主要发病人群,由于儿童的免疫系统和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在血常规表现上可能有其自身特点,比如儿童的骨髓储备功能相对较弱,但在炎症刺激下白细胞升高的反应可能更迅速。对于有川崎病病史的儿童,再次复查血常规时需要关注各项指标的动态变化,以便更好地评估病情和调整后续的医疗决策。同时,在观察血常规指标时,要结合患儿的临床症状,如发热、皮疹、球结膜充血等表现综合判断病情,因为血常规指标只是川崎病诊断和病情评估的一部分,需要多方面信息综合分析。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