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措施有哪些问
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措施有哪些
-
为预防深静脉血栓,可从早期活动与康复训练、物理预防措施、药物预防及生活方式调整等方面入手。早期活动与康复训练分一般人群和特殊人群;物理预防有梯度压力弹力袜和间歇充气加压装置;药物预防包括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生活方式上要均衡饮食、保证水分、避免长时间静止。
一、早期活动与康复训练
一般人群:对于能够自主活动的人群,应鼓励尽早进行活动,如术后患者在病情允许下早期下床行走,这有助于促进静脉回流,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例如,外科手术患者在术后第1天就可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床边短时间活动。
特殊人群: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早期活动应循序渐进,可先从床上的肢体活动开始,如屈伸腿部等,逐步过渡到床边坐立、行走等,活动时需有家人或医护人员在旁协助,防止跌倒等意外发生;长期卧床的慢性病患者也应定时进行肢体的被动活动,由护理人员帮助进行关节的屈伸等操作,维持肌肉张力和静脉回流。
二、物理预防措施
梯度压力弹力袜:适用于有一定静脉血栓风险但无禁忌证的人群。它通过从脚踝到大腿压力逐渐递减的方式,促进静脉回流。对于长途旅行的人群,可在出行前穿戴合适的梯度压力弹力袜,降低旅行中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对于术后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可根据情况穿戴。但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尺码,确保穿戴舒适,且皮肤有破损、严重动脉硬化等情况者不宜使用。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通过间歇性充气对肢体产生压力,促进静脉血流。常用于术后患者、长期卧床患者等。使用时要正确放置装置,确保与肢体贴合良好。但对于有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患者需谨慎使用,使用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肢体情况。
三、药物预防
普通肝素:可通过增强抗凝血酶Ⅲ的活性发挥抗凝血作用。但使用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凝血功能,如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指标,根据结果调整剂量。对于有出血倾向、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患者慎用。
低分子肝素:相较于普通肝素,具有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等优点。一般通过皮下注射给药,同样需要监测凝血相关指标。在老年患者中使用时,要注意其肾功能情况,因为药物主要经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使用需权衡利弊。
四、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方面:保持均衡饮食,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维持血液正常的黏稠度,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例如,每天应摄入足够的水分,使尿量保持在正常范围,一般建议成年人每天饮水量在1500-2000ml左右。
避免长时间静止:无论是工作还是休闲,都应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长时间久坐、久站等。长时间久坐的人群,每小时应起身活动5-10分钟,进行简单的肢体伸展等动作;长途旅行时,要定时起身活动腿部,促进血液循环。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