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爱吃饭老是把饭含在嘴巴里是怎么回事问
孩子不爱吃饭老是把饭含在嘴巴里是怎么回事
-
1-2岁左右孩子吃饭含饭可能因处于口腔敏感期、咀嚼能力不足等生理因素,或注意力分散、对食物不感兴趣等心理因素。可通过营造安静环境、设定固定用餐时间地点培养良好习惯,提供合适食物、示范正确咀嚼提高咀嚼能力,婴幼儿长期含饭伴异常需就医,较大儿童含饭持续要关注心理状态,必要时寻求医生帮助。
一、可能的原因
(一)生理因素
1.口腔敏感期:对于1-2岁左右的孩子,正处于口腔探索的敏感期,他们会通过嘴巴来感知事物,包括吃饭时把饭含在嘴里,这是正常的生理发育阶段表现,一般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改善。
2.咀嚼能力不足:幼儿的咀嚼肌发育尚不完善,咀嚼能力较弱,无法很好地将食物嚼碎,所以会出现含饭的情况。比如1-3岁的孩子,牙齿咀嚼功能还在逐步发展,不能像成人一样快速咀嚼吞咽食物。
(二)心理因素
1.注意力分散:孩子在吃饭时可能被周围的事物吸引,如电视、玩具等,导致注意力不集中,从而把饭含在嘴里,没有专注于进食。例如孩子在吃饭时旁边有新的玩具出现,就会分心,出现含饭现象。
2.对食物不感兴趣:如果食物的颜色、形状、味道不符合孩子的喜好,孩子可能会通过含饭来表示对食物的抗拒。比如孩子不喜欢某种蔬菜的味道,就会含着饭不愿咽下。
二、应对措施
(一)培养良好进食习惯
1.营造安静进食环境:吃饭时关闭电视、拿走玩具等,减少外界干扰,让孩子专注于吃饭。例如在孩子吃饭时,将客厅的电视关掉,把玩具收起来,创造一个安静的进食氛围。
2.设定固定用餐时间和地点:让孩子在固定的时间(如每日三餐在固定时间进行)、固定的地点(如餐桌旁)吃饭,帮助孩子建立规律的进食节奏。一般建议每日3餐3点,早餐7-8点,午餐11-12点,晚餐18-19点,点心10点、15点左右。
(二)提高咀嚼能力
1.提供合适食物:根据孩子的年龄提供合适质地的食物,逐步锻炼咀嚼能力。比如1-2岁孩子可以吃一些稍微软一点但需要咀嚼的食物,如煮烂的面条、小块的蒸蛋等;2-3岁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需要咀嚼的食物,如切碎的蔬菜、小块的肉类等,但要注意大小合适,避免噎住。
2.示范正确咀嚼:家长在孩子面前正确示范如何咀嚼食物,让孩子模仿学习。家长可以一边咀嚼一边告诉孩子要把食物嚼碎再咽下去。
三、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婴幼儿(0-3岁),家长要格外注意观察孩子含饭的情况。如果孩子长期含饭且伴有体重不增、发育迟缓等情况,要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排除是否存在口腔疾病(如口腔溃疡等影响咀嚼进食的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同时,要以温和的方式引导孩子进食,避免严厉批评孩子导致孩子产生抵触情绪,进一步影响进食情况。对于较大儿童(3岁以上),若含饭情况持续,也要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是否存在厌学、情绪问题等,必要时可寻求儿科医生或儿童心理医生的帮助。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