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什么是骨癌

什么是骨癌

2025年10月17日 12:00:05
病情描述:

什么是骨癌

医生回答(1)
  • 胡凤山
    胡凤山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向他提问

    骨癌是发生于骨骼或其附属组织的恶性肿瘤分原发性与继发性,原发性骨癌有骨肉瘤、尤文肉瘤等,继发性由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转移所致,病因涉及遗传、放射性物质接触、慢性疾病影响,症状有局部疼痛、肿块、病理性骨折及全身消瘦等,诊断靠影像学检查与病理活检,治疗包含手术、化疗、放疗,青少年、有肿瘤病史及接受过放疗人群需留意相关注意事项。

    一、骨癌的定义

    骨癌是指发生于骨骼或其附属组织的恶性肿瘤,可分为原发性骨癌与继发性骨癌。原发性骨癌起源于骨组织自身,如骨肉瘤、尤文肉瘤等;继发性骨癌则是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至骨骼所形成。

    二、骨癌的分类

    (一)原发性骨癌

    1.骨肉瘤:好发于青少年,多见于长骨骨干两端,是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恶性程度高,易发生肺转移。

    2.尤文肉瘤: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好发于长骨骨干、骨盆和肩胛骨等,恶性程度较高,肿瘤生长迅速。

    (二)继发性骨癌

    由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至骨骼所致,如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等转移至骨,可破坏骨组织,引起疼痛、骨折等症状。

    三、骨癌的病因

    (一)遗传因素

    某些遗传性疾病可能增加骨癌发病风险,如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发生骨肉瘤的几率较高。

    (二)放射性物质接触

    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如接受过放疗的患者,骨癌发病风险可能升高。

    (三)慢性疾病影响

    慢性骨髓炎等长期骨组织炎症刺激,可能增加原发性骨癌的发生几率。

    四、骨癌的症状

    (一)局部症状

    1.疼痛:早期多为间歇性隐痛,随病情进展可变为持续性剧痛,夜间痛较为明显。

    2.肿块:骨表面可触及肿块,质地坚硬,活动度差。

    3.病理性骨折:轻微外力即可导致骨折,常见于骨破坏严重的患者。

    (二)全身症状

    晚期患者可出现消瘦、乏力、发热等全身消耗表现。

    五、骨癌的诊断方法

    (一)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可发现骨破坏、骨质增生等异常影像,初步判断病变部位。

    2.CT及MRI检查:能更清晰显示骨肿瘤的范围、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

    (二)病理活检

    通过穿刺或手术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确诊骨癌的金标准。

    六、骨癌的治疗

    (一)手术治疗

    尽可能切除肿瘤组织,对于早期骨癌患者,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可选择保肢手术或截肢手术。

    (二)化疗

    多用于辅助手术治疗,杀灭术后残留的癌细胞,也可用于晚期骨癌的姑息治疗。

    (三)放疗

    利用放射线杀死癌细胞,可用于缓解疼痛、控制肿瘤进展等。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青少年

    青少年是骨肉瘤等原发性骨癌的高发人群,若出现骨骼疼痛、肿块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

    (二)有肿瘤病史人群

    有其他部位恶性肿瘤病史者,需定期进行骨骼检查,警惕继发性骨癌的发生。

    (三)接受过放疗人群

    长期接受放疗的患者,应密切监测骨骼健康状况,出现异常及时诊治,避免骨癌发生风险增加。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