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什么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什么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2025年10月17日 10:28:20
病情描述:

什么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医生回答(1)
  • 姜剑军
    姜剑军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向他提问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因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致管腔狭窄闭塞引发下肢缺血的慢性进展性疾病,病因包括随年龄增长发病风险增高、吸烟、高脂饮食、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临床表现早期有下肢怕冷、麻木、间歇性跛行,进展期会出现静息痛、皮肤溃疡、肢体坏疽,检查方法有超声、CTA、MRA、DSA,治疗原则包含一般治疗(戒烟、控基础病、调饮食、运动)、药物治疗(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血管重建治疗,特殊人群中老年人需监测相关指标、防下肢受伤,糖尿病患者要控血糖、防足部溃疡,吸烟者必须强制戒烟。

    一、定义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因下肢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病变,致使动脉管腔出现狭窄、闭塞,进而引发下肢缺血的慢性进展性疾病。

    二、病因

    1.年龄因素:随年龄增长,血管壁弹性逐渐下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风险增高,中老年人群更易罹患该病。

    2.生活方式:吸烟是重要危险因素,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高脂饮食可导致血脂升高,沉积于血管壁,加速动脉硬化进程。

    3.基础疾病:高血压会损伤血管内皮,促使动脉硬化发生发展;糖尿病患者体内代谢紊乱,易引发血管病变;高血脂会使血液中脂质沉积于动脉管壁,导致管腔狭窄。

    三、临床表现

    1.早期表现:下肢怕冷、麻木,活动后易出现间歇性跛行,即行走一段距离后,下肢出现疼痛、酸胀等不适,休息后可缓解。

    2.病情进展表现:若病情持续进展,可出现静息痛,即在休息时下肢也会疼痛;进一步发展可导致皮肤溃疡,甚至出现肢体坏疽。

    四、检查方法

    1.超声检查:可初步筛查下肢动脉情况,观察动脉管腔狭窄、血流情况等。

    2.CT血管造影(CTA):能清晰显示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的部位、范围等解剖细节。

    3.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无需造影剂即可获取血管影像,对动脉病变的显示较为准确。

    4.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金标准,可明确动脉病变的具体情况,为治疗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五、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严格戒烟,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合理调整饮食结构,适当进行下肢运动锻炼(如步行训练)以促进侧支循环建立。

    2.药物治疗: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等)、改善循环药物等,以延缓病情进展。

    3.血管重建治疗:包括旁路手术、介入治疗等,通过恢复下肢动脉血流,改善缺血状况。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需密切监测血压、血糖、血脂,定期进行下肢血管相关检查,日常生活中避免下肢受伤,因老年人血管修复能力较弱,伤口易感染、难愈合。

    2.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预防足部溃疡,一旦出现溃疡需及时处理,防止感染加重导致病情恶化。

    3.吸烟者:必须强制戒烟,吸烟会持续损伤血管,加重动脉硬化进程,严重影响下肢血供,戒烟是延缓病情进展的关键措施之一。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