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上吐下泻

上吐下泻

2025年10月17日 13:49:28
病情描述:

上吐下泻

医生回答(1)
  • 吕富靖
    吕富靖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向他提问

    上吐下泻病因有感染、食物中毒、饮食不当、腹部受凉等,临床表现为频繁呕吐、腹泻、腹痛、发热、脱水等,诊断结合病史、症状及便常规、血常规等,非药物干预急性期禁食后少量多次饮淡盐水等,饮食缓解后进清淡易消化流食半流食,特殊人群儿童需密切观察脱水等老人要监测电解质等孕妇谨慎用药有基础病者注意血糖等,就医指征为症状不缓解、严重脱水、高热不退、腹痛剧烈等需立即就诊。

    一、病因分析

    上吐下泻多由多种因素引发,常见病因包括:1.感染因素,如病毒(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感染肠道,可致急性胃肠炎;2.食物中毒,食用被毒素污染或变质的食物后易出现此症状;3.饮食不当,短时间内大量进食生冷、油腻或刺激性食物,超出胃肠消化负荷可引发;4.腹部受凉,寒冷刺激使胃肠蠕动紊乱,导致上吐下泻。

    二、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频繁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呈喷射状;腹泻,大便次数增多,可为稀水样便、黏液便等,常伴有腹痛,疼痛程度不一,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若失水严重可出现口渴、尿量减少、眼窝凹陷等脱水表现,电解质紊乱时可出现四肢无力等情况。

    三、诊断要点

    结合患者病史(如近期饮食情况、接触感染源等)、典型症状,配合便常规检查可了解有无感染及肠道炎症情况,血常规可辅助判断是否存在感染及感染的类型,必要时还可进行粪便病原体检测以明确具体致病原。

    四、非药物干预措施

    1.急性期护理:急性期应暂时禁食数小时,让胃肠得到休息,之后可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以补充因呕吐腹泻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预防脱水;2.饮食调整:症状缓解后,可逐渐进食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如米汤、稀粥、软面条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上吐下泻时脱水风险较高,需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尿量等情况,及时补充水分,可选择儿童专用口服补液盐,且应避免自行给低龄儿童使用可能加重胃肠负担的药物,若症状无改善或加重需及时就医;

    老年人:老年人机体功能减退,上吐下泻易导致电解质紊乱及脱水,应注意监测电解质水平,及时补充丢失的电解质,且就医时需告知医生自身基础疾病情况,避免使用不恰当药物;

    孕妇:孕妇上吐下泻需谨慎用药,优先采用非药物支持疗法补充水分和营养,若症状严重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相对安全的处理方式,避免自行用药影响胎儿健康;

    有基础疾病者:如糖尿病患者上吐下泻可能影响血糖波动,需密切监测血糖,根据情况调整降糖方案,同时告知医生基础疾病史,以便医生综合评估制定治疗方案。

    六、就医指征

    若上吐下泻症状持续不缓解,出现严重脱水表现(如尿量极少、皮肤弹性差、精神极度萎靡等)、高热不退(体温持续>38.5℃)、腹痛剧烈且进行性加重等情况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