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湿疹和肛周癣的区别问
肛周湿疹和肛周癣的区别
-
肛周湿疹与肛周癣在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面均有明显区别,肛周湿疹病因复杂,表现多样,无真菌学异常,治疗需避免诱因、外用及系统用药;肛周癣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有特定皮疹表现,真菌检查可确诊,治疗以抗真菌为主,可通过相关检查准确鉴别二者。
一、病因方面
肛周湿疹: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有关。内部因素包括慢性消化系统疾病、胃肠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感染、精神情绪变化等;外部因素有生活环境、气候变化、食物、外界刺激(如搔抓、摩擦、使用肥皂、化纤衣物等)。例如,有研究表明,长期精神紧张的人群肛周湿疹的发病风险可能会增加。
肛周癣:是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的,属于真菌感染性疾病。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比如与患有皮肤癣菌病的患者密切接触,或接触被污染的物品等。常见的皮肤癣菌有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
二、临床表现方面
肛周湿疹:急性期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常融合成片,境界不清,搔抓后糜烂、渗出明显;亚急性期红肿和渗出减轻,以小丘疹、鳞屑、结痂为主;慢性期则表现为皮肤肥厚、粗糙、苔藓样变、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瘙痒剧烈且呈阵发性,夜间往往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和日常生活,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的人群均可发病,比如长期久坐、会阴部不透气的人群相对更易出现肛周湿疹相关症状。
肛周癣:多呈环状或半环状的红斑,边界清楚,边缘有丘疹、水疱、鳞屑,中央趋于消退,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一般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可能与男性相对汗腺更发达、会阴部出汗较多等生活方式有关,容易为皮肤癣菌的生长提供环境。
三、实验室检查方面
肛周湿疹:一般没有真菌学的异常,主要通过临床表现等进行诊断。
肛周癣:真菌镜检或培养可发现皮肤癣菌。例如,取皮损边缘的鳞屑进行真菌镜检,若找到菌丝或孢子,即可明确诊断为肛周癣。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相对免疫功能较弱,但肛周癣在儿童中相对较少见,若儿童出现类似表现,进行真菌检查更有必要来明确是否为癣菌感染。
四、治疗方面
肛周湿疹:治疗主要是避免各种可疑致病因素,外用药物根据不同分期选择,如急性期无渗出时可用炉甘石洗剂,渗出多时用3%硼酸溶液湿敷;亚急性期可选用糖皮质激素乳剂等;慢性期可选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尿素软膏等。系统药物治疗主要是抗组胺药止痒,严重者可短期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
肛周癣:主要是抗真菌治疗,外用药物有克霉唑乳膏、酮康唑乳膏等,对于外用药物疗效不佳、皮疹面积较大等情况,可口服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等,但需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适应证等,不同年龄人群在使用抗真菌药物时需特别注意,儿童一般不优先选择口服抗真菌药物,尽量以外用药物为主。
总之,肛周湿疹和肛周癣在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等方面均有明显区别,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全面的体格检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可进行准确鉴别诊断。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