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方法问
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方法
-
为预防深静脉血栓,可采取早期活动与康复训练、物理预防措施、药物预防(需谨慎评估)及生活方式调整等措施。一般人群尽早活动,老年人、儿童活动要循序渐进;可穿梯度压力弹力袜、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物理预防;高风险人群可考虑用低分子肝素药物预防;要均衡饮食、避免长时间静止不动。
一、早期活动与康复训练
一般人群:对于能够自主活动的人群,应尽早进行活动,如术后患者在病情允许下尽快在床上进行肢体的屈伸活动,逐渐增加下床活动的时间和强度。研究表明,早期活动可促进下肢静脉回流,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例如,外科手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能使下肢肌肉收缩,加速静脉血液回流,减少血液在下肢静脉内的淤积。
特殊人群:老年人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早期活动应循序渐进。可以先从床上的简单肢体运动开始,如踝泵运动(踝关节的屈伸运动,包括足的跖屈和背伸),每次可进行5-10分钟,每天多次。儿童患者在康复过程中也应在医生和家长的监护下进行适当活动,避免过度劳累。
二、物理预防措施
梯度压力弹力袜:穿着合适的梯度压力弹力袜可通过外部压力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弹力袜的压力从脚踝处向大腿处逐渐递减,能够有效帮助静脉血液回流至心脏。一般建议在早晨起床后,尚未下床活动时穿戴。对于有下肢静脉疾病基础或长期卧床的人群较为适用,但在穿戴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尺寸和压力级别,确保穿着舒适且能起到预防作用。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通过对下肢进行周期性充气加压,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可用于长期卧床或术后患者等。在使用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置合适的压力和时间参数,一般会在患者卧床期间定时进行充气加压操作,帮助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
三、药物预防(需谨慎评估)
低分子肝素:对于有高风险发生深静脉血栓的人群,如大型骨科手术患者等,可考虑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药物预防。低分子肝素通过抑制凝血因子的活性等机制发挥抗凝作用,降低血液的高凝状态。但在使用前需要评估患者的出血风险等情况,对于有严重出血倾向、血小板减少症等患者应谨慎使用。老年人使用时要密切监测凝血功能等指标,儿童一般不优先考虑药物预防,以非药物干预为主。
四、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方面:保持均衡饮食,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过多摄入高脂肪、高盐食物。蔬菜水果中的膳食纤维等成分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的代谢功能,充足的水分摄入可使血液黏稠度降低,有利于血液循环,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例如,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橙子、苹果等,以及富含膳食纤维的芹菜、西兰花等。
避免长时间静止不动:无论是工作还是休息时,都应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长时间久坐或久站。久坐时可定时进行下肢的活动,如做踝泵运动等;久站时可适当进行踮脚等动作,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对于长期乘坐交通工具的人群,如乘坐飞机、长途汽车等,也应定时起身活动肢体。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