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绞痛和肠胀气的区别问
肠绞痛和肠胀气的区别
-
肠绞痛是3个月内婴儿常见功能性肠紊乱,表现为定时大声哭闹等,机制与肠道蠕动不协调等有关;肠胀气各年龄段可发生,婴儿表现为腹部膨隆等,机制是气体产生与排出失衡;可通过临床表现等诊断,婴儿期多非药物干预,儿童及成人要注意饮食等,严重不缓解需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
肠胀气:指胃肠道内有过量气体积聚不能排出。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婴儿肠胀气时表现为腹部膨隆,用手轻拍腹部有鼓音,婴儿可能出现烦躁不安,可能会有频繁排气但难以完全缓解不适的情况,较大儿童或成人肠胀气时除了腹部胀满外,可能会有腹胀、腹痛(多为胀痛)等表现,排气或排便后腹胀可能会有所减轻。肠胀气的原因包括吞咽过多空气(如婴儿吸奶时吸入过多空气)、消化不良(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等导致肠道产气增多)、肠道菌群失调等。
发病机制差异
肠绞痛:婴儿肠道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胃肠蠕动容易出现不协调。当肠道蠕动紊乱时,部分肠段会发生痉挛,引发肠绞痛。例如,婴儿的迷走神经兴奋性较高,容易导致肠道蠕动异常。此外,婴儿胃肠道消化酶分泌不足,消化功能相对较弱,食物在肠道内发酵产生气体等也可能参与肠绞痛的发生,但主要机制还是以肠道蠕动不协调导致的肠痉挛为主。
肠胀气:主要是气体产生与排出失衡导致。一方面,吞咽空气是常见原因,比如婴儿吃奶过急、哭闹时吃奶等情况会吞咽较多空气进入胃肠道;另一方面,食物在肠道内被细菌分解发酵会产生气体,若肠道蠕动功能减弱,气体排出受阻,就会导致肠胀气。例如,进食豆类、洋葱等易产气食物后,肠道内产气增加,若肠道动力不足,就容易出现肠胀气。
诊断与鉴别
肠绞痛: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诊断,婴儿符合突然发作的剧烈哭闹,有定时性,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后可诊断。需要与肠梗阻、肠套叠等器质性疾病鉴别,肠梗阻除了有腹胀、呕吐等表现外,往往有停止排气排便的症状,腹部X线检查可发现肠管扩张、气液平面等;肠套叠则有剧烈腹痛、果酱样大便等表现,超声等检查可发现肠套叠的征象。
肠胀气:通过体格检查,如腹部触诊膨隆,听诊肠鸣音等初步判断,结合病史,如是否有吞咽过多空气、进食特殊食物等情况来诊断。要与腹水、腹腔肿瘤等疾病鉴别,腹水可通过腹部超声发现腹腔内大量液性暗区,腹腔肿瘤可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占位性病变等。
不同人群的特点及应对
婴儿期:婴儿肠绞痛和肠胀气较为常见。对于肠绞痛的婴儿,家长可尝试飞机抱、腹部顺时针按摩等方法缓解。对于肠胀气的婴儿,要注意喂养方式,避免婴儿在哭闹时喂奶,喂奶后及时拍嗝,帮助排出吞咽的空气。由于婴儿各个器官发育不成熟,应优先采用非药物的舒适化干预方法。
儿童及成人:儿童和成人肠胀气可能因饮食不规律、消化不良等引起。儿童要注意合理饮食,避免食用过多产气食物;成人则需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运动促进肠道蠕动。若肠胀气或肠绞痛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无论哪个年龄段都应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