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怎么处理问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怎么处理
-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处理需多学科协作,一般处理包括密切监测孕妇生命体征及相关指标、支持治疗;终止妊娠要尽快,根据情况选阴道分娩或剖宫产;产后继续监测治疗、预防复发及并发症;还需考虑孕妇年龄和胎儿因素,综合采取恰当措施改善孕妇预后。
一、一般处理
(一)密切监测
密切监测孕妇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同时监测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血糖、血氨等指标。因为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病情变化较快,这些指标能及时反映病情进展。例如,凝血功能异常可能提示有出血风险,需要密切关注。
(二)支持治疗
营养支持:保证孕妇充足的热量摄入,可通过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的方式,维持孕妇的营养状况,满足机体代谢需求。对于不能经口进食或经口进食不能满足营养需求的孕妇,肠外营养是重要的支持手段。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根据孕妇的电解质情况,及时补充电解质,维持体内水电解质的平衡,防止出现电解质紊乱相关的并发症,如低钠血症可能导致孕妇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等。
二、终止妊娠
(一)时机选择
一旦确诊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应尽快终止妊娠。因为妊娠是该病的高危因素,终止妊娠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措施。一般来说,当孕妇出现病情进展,如肝功能进行性恶化、凝血功能明显异常、出现肝性脑病前驱症状等情况时,应尽早终止妊娠。
(二)分娩方式选择
阴道分娩:如果孕妇宫颈条件成熟,可考虑阴道分娩。但在分娩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产程进展、胎心情况以及产妇的凝血功能等,因为该病可能导致产妇凝血功能障碍,增加分娩出血的风险。
剖宫产:对于存在阴道分娩禁忌证,如胎位异常、胎儿窘迫等情况时,应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但剖宫产本身也可能带来出血等风险,需要在术前充分评估孕妇的凝血功能等情况,并做好输血等抢救准备。
三、产后处理
(一)继续监测与治疗
产后仍需要继续监测肝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因为部分孕妇产后病情可能仍会有变化。继续给予支持治疗,如营养支持等,促进身体恢复。
(二)预防复发及并发症
告知产妇及家属该病的相关情况,建议下次妊娠时应充分评估风险。同时,注意预防产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感染等,因为产后孕妇身体抵抗力相对较低,容易发生感染。
四、特殊人群考虑
(一)孕妇年龄因素
对于年轻孕妇和高龄孕妇,处理原则基本相同,但高龄孕妇本身可能存在其他基础疾病的风险相对较高,在监测和处理过程中需要更加密切关注各项指标,如高龄孕妇可能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基础疾病可能会加重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病情,所以要加强对基础疾病的管理。
(二)胎儿因素
在处理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胎儿的情况。通过胎心监测等手段密切关注胎儿在宫内的状况,当出现胎儿窘迫等情况时,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尽快终止妊娠以保障胎儿的生命安全,但同时也要兼顾产妇的病情。
总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处理需要多学科协作,综合考虑孕妇和胎儿的情况,采取及时、恰当的措施,以改善孕妇的预后。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