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双下肢静脉曲张

双下肢静脉曲张

2025年10月17日 18:35:41
病情描述:

双下肢静脉曲张

医生回答(1)
  • 邓宏平
    邓宏平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双下肢静脉曲张是双下肢表浅静脉因血液回流障碍致迂曲扩张,发病与静脉壁薄弱等有关,遗传、长期站立等为诱因。临床表现有症状和体征,诊断靠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非手术治疗包括一般和药物治疗,手术有传统和微创。妊娠期女性和老年人有特殊注意事项,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等预防。

    临床表现

    症状:早期可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出现下肢酸胀、乏力,尤其在久站后明显,部分患者可出现踝部轻度肿胀。后期可出现皮肤营养性改变,如皮肤色素沉着、瘙痒、脱屑,甚至形成溃疡,且溃疡常经久不愈。

    体征:可见双下肢浅静脉扩张、迂曲,呈蚯蚓状或团块状,小腿内侧及足靴区是常见受累部位,病变静脉处皮肤温度可能升高。

    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医生会观察双下肢静脉外观,进行浅静脉瓣膜功能试验(如Trendelenburg试验)、深静脉通畅试验(Perthes试验)及交通静脉瓣膜功能试验(Pratt试验)等,初步判断静脉瓣膜功能及深静脉通畅情况。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是常用的检查方法,可清晰显示静脉结构及血流情况,明确静脉是否存在反流、瓣膜功能状态等,还能发现是否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静脉造影:是诊断下肢静脉曲张的“金标准”,可直接显示静脉形态、瓣膜功能及病变范围,但属于有创检查,一般不作为首选。

    非手术治疗

    一般治疗:避免久站、久坐,间歇抬高患肢以促进静脉回流。可使用弹力袜,弹力袜通过梯度压力差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减轻症状,适用于轻度静脉曲张、妊娠期间发病及手术耐受力较差者。

    药物治疗:对于有症状的患者,可使用静脉活性药物,如草木犀流浸液片等,能增加静脉张力,降低血管通透性,减轻水肿及疼痛等症状。

    手术治疗

    传统手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是经典术式,适用于深静脉通畅的患者。手术需结扎大隐静脉的属支及主干近端,然后将曲张的大隐静脉完整剥脱。

    微创治疗:包括激光闭合术、射频消融术等,通过热效应使静脉壁纤维化闭合,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有一定的复发风险,适用于合适的患者。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妊娠期女性:由于妊娠期间盆腔静脉回流受阻,激素变化导致静脉壁松弛等因素,易发生双下肢静脉曲张。应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位,休息时抬高下肢,可穿着医用弹力袜,分娩后症状多可缓解,但部分患者可能遗留长期问题,产后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手术耐受性相对较差。非手术治疗是基础,如尽量减少久站,使用弹力袜等,若需手术,需充分评估全身状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并加强术后护理,预防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预防措施

    生活方式调整:避免长期站立或久坐,定时活动下肢,促进静脉回流。适量运动,如散步、游泳等,可增强下肢肌肉泵功能。

    控制体重:过重会增加下肢静脉负担,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可降低发病风险。

    避免紧身衣物:避免过紧的腰带、袜子等,以免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