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深静脉血栓的护理要注意什么

深静脉血栓的护理要注意什么

2025年10月17日 13:45:49
病情描述:

深静脉血栓的护理要注意什么

医生回答(1)
  • 贾伟
    贾伟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向他提问

    深静脉血栓患者需进行多方面护理,包括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患肢情况)、体位护理(抬高患肢)、活动管理(急性期限制、恢复期适当)、皮肤护理(清洁干燥、预防压疮)、抗凝治疗相关护理(观察出血倾向、注意药物使用)、心理护理(关注情绪并给予支持),不同年龄患者护理需考虑其自身特点。

    患肢情况观察:观察患肢的肿胀程度、皮肤颜色、温度及疼痛情况等。深静脉血栓形成时患肢通常会出现肿胀,皮肤颜色可能发红或发白,温度可能升高或降低,且患者会有疼痛表现。不同年龄患者对肿胀、疼痛等的感知和表现可能不同,儿童可能不会准确表述疼痛,但会通过哭闹等方式表达不适。

    体位护理

    抬高患肢:将患肢抬高,高于心脏水平,一般抬高约30°,这样有利于促进静脉回流,减轻患肢肿胀。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抬高的角度合适且舒适,避免过度抬高导致不适;对于老年患者,要考虑其身体耐受情况,确保抬高患肢的体位能有效促进回流又不会引起其他不适。

    活动管理

    急性期限制活动:在深静脉血栓急性期,要严格限制患肢的活动,防止血栓脱落。例如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按摩、热敷患肢等可能导致血栓脱落的操作。儿童患者在急性期要保证其安静休息,避免不必要的肢体乱动;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更要严格限制活动,防止血栓脱落引发严重并发症。

    恢复期适当活动:在病情允许的恢复期,可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如缓慢的肢体屈伸运动等,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对于不同年龄患者,活动的强度和方式要有所调整,儿童患者的活动要在医护人员或家长的监护下进行简单、安全的活动;老年患者的活动要循序渐进,根据自身恢复情况逐步增加活动量。

    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期为患者清洁皮肤,尤其是患肢皮肤,防止皮肤破损引发感染。因为皮肤破损后细菌容易侵入,可能导致血栓部位感染等并发症。对于儿童患者,要使用温和的清洁用品,轻柔清洁皮肤;老年患者皮肤相对脆弱,清洁时要注意力度,保持皮肤干燥。

    预防压疮: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要定时翻身,防止局部皮肤长期受压发生压疮。不同年龄患者的皮肤耐受性不同,儿童皮肤娇嫩,老年患者皮肤松弛且弹性差,更要注意翻身的频率和方法,避免压疮发生。

    抗凝治疗相关护理

    观察出血倾向:使用抗凝药物治疗时,要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如皮肤黏膜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血尿等。因为抗凝药物可能导致出血风险增加,不同年龄患者对抗凝药物的反应不同,儿童和老年患者在观察出血倾向时要更加细致。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了解抗凝药物的基本情况,在给药过程中,要注意药物的正确使用途径等,但不涉及具体剂量等服用指导。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和老年患者,要考虑其身体对药物的代谢等情况,密切关注用药后的反应。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情绪:深静脉血栓患者由于疾病带来的活动受限等情况,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要及时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儿童患者可能因为疾病和治疗带来的不适产生恐惧心理,需要医护人员和家长共同给予安抚;老年患者可能因为对疾病预后的担忧等产生焦虑情绪,要耐心进行心理疏导。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