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气胸是什么问
开放性气胸是什么
-
开放性气胸是胸壁有开放性伤口致胸膜腔与外界相通,有呼吸功能障碍、缺氧等病理生理变化,有呼吸困难等症状和伤口等体征,通过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诊断,需封闭伤口、胸腔闭式引流及抗休克等急救处理,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定义
开放性气胸是指胸壁有开放性伤口,使胸膜腔与外界相通,空气可随呼吸自由进出胸膜腔的一种胸部损伤。多由利器或弹片等穿破胸壁,造成胸膜腔与外界沟通的开放性伤口所致。
二、病理生理变化
呼吸功能障碍:吸气时,健侧胸腔负压增大,与伤侧胸腔压力差增大,纵隔向健侧移位;呼气时,两侧胸腔压力差减小,纵隔移回伤侧,这种纵隔扑动会影响静脉回流,导致呼吸循环功能严重紊乱。例如,研究表明纵隔扑动可使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降低,进而影响全身血液循环。
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由于纵隔扑动和气体交换障碍,患者会出现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三、临床表现
症状
呼吸困难:患者明显感到气促,呼吸频率加快,这是因为开放性气胸破坏了正常的呼吸循环机制,导致肺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
胸痛:受伤部位常有剧烈疼痛,呼吸时疼痛加剧,这是由于胸壁伤口刺激胸膜及周围组织引起。
咯血: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咯血症状,与受伤导致肺部组织损伤有关。
体征
伤口:胸壁可见开放性伤口,能听到空气进出胸腔的声音。
纵隔移位:体检可发现纵隔向健侧移位,伤侧胸部叩诊呈鼓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四、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通过视诊可见胸壁开放性伤口,触诊可能发现皮下气肿,听诊呼吸音异常等。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显示伤侧胸腔大量积气,肺萎陷,纵隔向健侧移位等情况。
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胸壁伤口情况、胸腔内结构损伤等细节,有助于明确诊断。
五、急救处理
封闭伤口:立即用无菌纱布或凡士林纱布等封闭胸壁伤口,变开放性气胸为闭合性气胸,阻止外界空气继续进出胸腔。
胸腔闭式引流:封闭伤口后,应尽早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排出胸腔内积气,恢复胸膜腔负压,使肺复张。
抗休克及对症支持治疗:对于有休克表现的患者,需积极抗休克治疗,如补充血容量等;同时给予吸氧等对症支持措施,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发生开放性气胸时,由于其生理机能尚未发育完全,病情变化可能更为迅速。在急救处理时,要特别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因为儿童胸廓弹性较好,纵隔扑动可能相对不典型,但病情进展可能更快,需要及时、精准的救治,并且要加强护理,防止继发感染等并发症。
老年人:老年人本身多伴有心肺基础疾病,发生开放性气胸时,心肺功能储备差,耐受能力低。在治疗过程中,要更加谨慎地进行胸腔闭式引流等操作,密切监测心、肺功能变化,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同时要注意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以提高老年人的耐受性和康复能力。
孕妇:孕妇发生开放性气胸时,要兼顾胎儿的安全。在急救处理时,用药需谨慎,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措施。同时,要密切监测胎儿的情况,因为纵隔扑动等可能影响子宫的血供,需要及时评估胎儿的状态,必要时采取相应的产科措施来保障母婴安全。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