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患者是足癣问
怎么判断患者是足癣
-
足癣的临床表现包括不同类型皮疹及瘙痒,病史询问涉及足部多汗、接触史、既往足部疾病史,实验室检查有真菌镜检和培养,真菌镜检见菌丝或孢子可确诊,镜检阴性高度怀疑时需真菌培养确定菌种。
一、临床表现观察
1.皮疹特征
水疱型:多见于足跖及足缘部,常为群集或散在分布的深在性小水疱,水疱壁厚,内容物清澈,周围无红晕,数日后水疱干涸、脱屑。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生,儿童由于活泼好动,足部易出汗,若卫生习惯不佳,更容易出现水疱型足癣。成人也常见,尤其是那些长时间穿不透气鞋子、脚部多汗的人群。
间擦糜烂型:好发于第三与第四、第四与第五趾间。表现为局部皮肤浸渍、发白、松软,剥脱后露出潮红糜烂面,有少量渗液。该型在多汗者、长时间穿胶鞋或塑料鞋的人群中更易出现,年龄方面,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多汗的儿童和成人更易罹患。
鳞屑角化型:常见于足跟、足跖及其侧缘。表现为皮肤干燥、增厚、粗糙、脱屑,鳞屑呈片状或小点状,反复脱落,冬季易发生皲裂、疼痛。中老年人群由于皮肤本身逐渐老化,皮脂腺分泌减少,皮肤相对干燥,若足部卫生及护理不当,容易出现鳞屑角化型足癣;而儿童相对较少出现此型,除非有长期足部多汗且未得到良好护理的情况。
2.瘙痒程度:足癣患者通常会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感,尤其是在病情活动期。儿童可能因无法准确表达瘙痒,表现为搔抓足部、哭闹不安等;成人则可明确表述足部瘙痒,且搔抓可能导致皮肤破损,进一步加重病情或引发继发感染。
二、病史询问
1.足部多汗情况
了解患者足部出汗的频率和程度。儿童活泼好动,新陈代谢旺盛,更容易出现足部多汗;成人中从事重体力劳动、长时间行走或处于炎热环境中的人群,足部多汗的情况较为常见。如果患者足部经常大量出汗,且鞋子不透气,就为真菌滋生提供了有利环境,增加了患足癣的风险。
2.接触史
询问患者是否有与足癣患者密切接触的情况,包括共用拖鞋、毛巾、脚盆等。儿童可能在家庭、幼儿园等集体环境中与他人共用物品而感染足癣;成人也可能在公共浴室、游泳池等场所接触到真菌而患病。
3.既往足部疾病史
了解患者既往是否有足部湿疹、足部外伤等情况。有足部湿疹的患者,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更容易感染真菌引发足癣;足部有外伤的患者,皮肤完整性被破坏,真菌容易侵入而导致感染。不同年龄患者的既往足部疾病史对足癣的发生有不同影响,儿童足部外伤多因玩耍时磕碰等引起,而成人可能因工作等原因导致足部外伤。
三、实验室检查
1.真菌镜检
取病变部位的鳞屑或疱液进行真菌镜检。在显微镜下若能看到真菌菌丝或孢子,即可确诊为足癣。对于儿童,在进行真菌镜检时要注意操作轻柔,避免引起患儿不适;成人则相对配合度较高。真菌镜检是诊断足癣的重要依据,通过该检查可以明确是否存在致病真菌。
2.真菌培养
若真菌镜检阴性,但临床高度怀疑足癣时可进行真菌培养。真菌培养可以进一步确定致病真菌的种类,有助于针对性治疗。不同种类的真菌引起的足癣临床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通过真菌培养明确菌种对制定治疗方案有指导意义。年龄对真菌培养结果影响不大,但不同年龄患者的标本采集难度可能不同,儿童标本采集相对较难,需要医护人员更有耐心和技巧。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