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锁骨下静脉穿刺是怎么回事问
颈锁骨下静脉穿刺是怎么回事
-
颈锁骨下静脉穿刺是利用其解剖优势开展输液等操作的有创技术多选右侧,途径分锁骨上与锁骨下,操作有步骤需严格无菌等,适用长期输液等人群,禁忌穿刺部位感染等,并发症有气胸等及对应防治,不同人群穿刺有特殊注意事项。
一、定义与基本概念
颈锁骨下静脉穿刺是通过穿刺针经锁骨下静脉进入血管,以开展输液、输血、采血、监测中心静脉压等操作的有创技术,利用锁骨下静脉的解剖位置优势,为临床治疗与监测提供通路。
二、穿刺部位与解剖要点
1.部位选择:多选右侧锁骨下静脉,因右侧胸膜顶低于左侧,且右颈内静脉与右锁骨下静脉近呈直线,穿刺成功率高。
2.解剖基础:锁骨下静脉位于锁骨后下方,前为锁骨、后为第1肋骨、内为前斜角肌,穿刺途径分锁骨上与锁骨下途径。
锁骨上途径:穿刺点在锁骨中点上方1~1.5cm,针与冠状面呈15°~30°角,指向胸锁关节后下方,深度约1~2cm,靠近胸膜顶,气胸风险稍高。
锁骨下途径:穿刺点在锁骨中点内1/3与外1/3交界处下方1cm,针与皮肤呈30°~40°角,指向胸骨上窝,深度约3~5cm,远离胸膜顶,气胸发生率低,但需防误穿动脉。
三、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1.操作步骤
患者取去枕仰卧位,头偏向对侧,肩下垫枕使锁骨上窝暴露。
常规消毒铺巾,用利多卡因局部麻醉。
依所选途径穿刺,进针见静脉血后置入导丝,再沿导丝置导管,固定导管。
2.注意事项
严格无菌操作,防感染。
操作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立即停止并处理。
有出血倾向者谨慎操作,准确判断是否进静脉,误穿动脉需延长压迫止血时间。
四、适用与禁忌人群
1.适用人群
长期输液外周静脉穿刺困难者,如肿瘤化疗患者。
需监测中心静脉压评估心功能与循环血容量者。
需快速补液、输血的休克等紧急情况患者。
2.禁忌人群
穿刺部位有感染、炎症或皮肤病者。
严重出血倾向(如血小板严重减少)、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
五、并发症及应对
1.气胸
机制:锁骨上途径进针过深穿透胸膜所致。
表现:胸痛、呼吸困难、胸闷等,严重可发绀。
防治:少量气胸观察、卧床、吸氧;大量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
2.血胸
机制:穿刺损伤血管(如锁骨下动脉)致血液积聚。
表现:局部肿胀、疼痛,大量出血可休克。
防治:少量血胸观察,大量出血止血、输血等。
3.空气栓塞
机制:导管连接不紧密或拔管未封堵致空气入血管。
表现:呼吸困难、胸痛、烦躁不安等,严重危及生命。
防治:左侧卧位头低足高位,吸氧等紧急处理。
4.感染
机制:无菌操作不严格致细菌侵入导管或穿刺部位。
表现:穿刺部位红、肿、热、痛,伴发热等全身症状。
防治:严格无菌操作,定期换敷料,感染时用抗生素,严重拔管。
六、不同人群特殊情况
1.儿童:颈部与胸部解剖结构细,穿刺难度大,操作轻柔准确,固定防移位,密切观察呼吸、面色等。
2.老年人:血管弹性差、易硬化,穿刺注意进针角度深度,防反复损伤;合并心肺疾病者,操作中监测生命体征,呼吸、循环不稳定者谨慎穿刺。
3.特殊病史患者:颈部或胸部手术史者,评估局部解剖改变选穿刺途径;凝血功能障碍病史者,纠正凝血后操作,减创伤降出血风险。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