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颈外静脉

颈外静脉

2025年10月17日 11:37:54
病情描述:

颈外静脉

医生回答(1)
  • 韩宗霖
    韩宗霖主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向他提问

    颈外静脉是颈部较大浅静脉,由下颌后静脉后支等汇合而成,走行表浅,有血液回流、调节等生理功能,在儿科穿刺输液、病情观察、手术标识等有临床意义,还存在颈外静脉怒张(右心衰竭等致回流受阻)和颈外静脉塌陷(血容量不足致)及相应应对措施。

    一、颈外静脉的解剖结构

    颈外静脉是颈部较大的浅静脉,由下颌后静脉的后支、耳后静脉和枕静脉在下颌角处汇合而成,沿胸锁乳突肌表面下行,在锁骨上方穿深筋膜,注入锁骨下静脉或静脉角。它的走行路径相对表浅,在体表容易观察到。

    二、颈外静脉的生理功能

    1.血液回流:主要收集头颈部浅层的静脉血,将头部和颈部浅层的静脉血回流至心脏,参与体循环的静脉回流过程。例如,头部皮肤、肌肉等组织的代谢废物通过颈外静脉回流,最终进入血液循环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2.调节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参与机体的血液循环调节,当机体处于某些特殊状态时,如体位改变、运动等,颈外静脉可通过自身的充盈度等变化来辅助维持血液循环的相对稳定。

    三、颈外静脉的临床意义

    1.穿刺输液:在儿科临床中,对于一些外周静脉穿刺困难的患儿,常选择颈外静脉进行穿刺输液。因为颈外静脉位置表浅,易于固定,能够为患儿提供输液通路。但在操作时需要注意严格的无菌操作,避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患儿,要根据其解剖特点和血管情况谨慎操作,低龄儿童由于血管较细等特点,操作难度相对较大,更需要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进行操作。

    2.病情观察:通过观察颈外静脉的充盈程度等可以辅助判断患者的一些病情。例如,右心衰竭患者可能会出现颈外静脉怒张,因为右心衰竭时右心排出量减少,导致静脉回流受阻,颈外静脉回流不畅而出现怒张现象。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密切观察颈外静脉情况有助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3.解剖学标识:在颈部手术等操作中,颈外静脉可作为重要的解剖学标识,帮助手术医生准确识别周围组织和结构,避免损伤周围的血管、神经等重要结构,确保手术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四、颈外静脉相关的异常情况

    1.颈外静脉怒张

    原因:多种因素可导致颈外静脉怒张,如右心衰竭时,右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升高,中心静脉压升高,使颈外静脉回流受阻,表现为颈外静脉充盈、怒张;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时,上腔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也可引起颈外静脉怒张;大量胸腔积液、气胸等导致胸腔内压力升高,阻碍静脉回流,也可能出现颈外静脉怒张。

    应对措施:对于因疾病导致的颈外静脉怒张,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例如,右心衰竭患者需要进行抗心衰治疗,改善心脏功能,降低中心静脉压;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患者需要针对病因进行相应治疗,如解除肿瘤压迫等;胸腔积液、气胸患者则需要根据病情进行胸腔穿刺引流等处理以降低胸腔内压力,改善静脉回流。

    2.颈外静脉塌陷

    原因:常见于血容量不足的情况,如大量失血、严重脱水等。当机体血容量减少时,静脉回流减少,颈外静脉会出现塌陷现象。

    应对措施:对于血容量不足导致的颈外静脉塌陷,需要及时补充血容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补液治疗,如快速补充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等,以恢复机体的血容量,改善颈外静脉的状态。同时,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尿量等指标,评估补液效果。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