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性气胸是什么问
闭合性气胸是什么
-
闭合性气胸是肺组织损伤或胸壁穿透伤后空气进入胸膜腔但与外界不相通的气胸类型,发生机制与肺组织损伤或病变有关,临床表现因气胸程度而异,辅助检查有影像学等,治疗分保守和排气治疗,预后因个体及基础疾病等不同,大部分预后良好,有基础病、年龄大等情况预后相对差。
一、发生机制
多因肋骨骨折断端刺破肺组织,或由于肺组织本身的病变(如肺气肿、肺大疱等)导致肺组织自行破裂,空气进入胸膜腔,而外界空气不能再通过胸壁伤口或肺破口进入胸膜腔。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年龄与性别因素: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患者表现可能有所差异,一般来说,年轻患者若肺大疱破裂导致的闭合性气胸,可能在剧烈运动、咳嗽等情况下突发症状;老年患者有基础肺部疾病时,症状可能相对隐匿。男性和女性在发病率上无绝对差异,但不同肺部基础疾病的发生率可能因性别相关因素略有不同。
轻度气胸:肺萎陷<20%时,可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度胸闷、气短,对呼吸循环功能影响较小。
中度及重度气胸:肺萎陷>20%时,患者可出现明显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急促,患侧胸廓饱满,呼吸运动减弱,气管向健侧移位,患侧胸部叩诊呈鼓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2.体征:患侧胸部体征主要有胸廓活动度减小,气管向健侧偏移,叩诊呈鼓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等。
三、辅助检查
1.影像学检查
X线胸片:是诊断闭合性气胸的重要方法,可显示肺萎陷的程度、胸膜腔积气情况以及有无胸腔积液等。表现为患侧胸腔内有游离气体,肺组织被压缩向肺门方向,可见明确的气胸线。
胸部CT:对于一些轻微的、X线胸片不易发现的闭合性气胸,胸部CT能更清晰地显示肺组织受压情况、有无小的肺大疱等病变,尤其适用于怀疑有复杂肺部病变导致气胸的患者。
2.其他检查:一般通过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基本可明确诊断,通常不需要其他特殊检查,但对于反复发生闭合性气胸的患者,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肺内病变的性质等。
四、治疗原则
1.保守治疗
年龄因素:对于儿童患者,肺组织弹性较好,若肺萎陷程度较轻(如<20%),可采取保守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般肺内小的破口有自行愈合的可能。对于老年患者,需更加谨慎评估,因为其心肺功能相对较弱,保守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呼吸、血氧等指标。
轻度闭合性气胸:让患者卧床休息,吸氧,一般肺内的小破口可在1-2周内自行愈合,气体逐渐吸收,肺复张。
2.排气治疗
胸腔穿刺抽气:适用于呼吸困难较轻、心肺功能较好的闭合性气胸患者。通过穿刺针将胸膜腔内的气体抽出,缓解症状。对于儿童患者,操作时要更加轻柔,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胸腔闭式引流:若肺萎陷较重,或经保守治疗无效的闭合性气胸,需进行胸腔闭式引流,将胸腔内的气体持续引流出来,促进肺复张。一般引流1-2天,待肺复张良好、无气体漏出后可拔除引流管。
五、预后情况
大部分闭合性气胸患者经过适当治疗后预后良好,肺组织可完全复张,呼吸功能恢复正常。但如果患者有基础肺部疾病,如严重的肺气肿等,可能会影响肺复张的效果,预后相对较差。同时,年龄较大的患者恢复相对较慢,且发生并发症的风险相对较高。而儿童患者如果能及时治疗,一般预后较好,但要注意避免再次发生导致气胸的诱因,如剧烈运动等。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