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胃管的护理问
留置胃管的护理
-
留置胃管的护理包括置管前评估患者与环境;置管中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并观察反应;置管后固定胃管、观察胃液及患者反应、清洁胃管、维护胃管通畅、进行鼻饲护理;拔管时评估时机并操作,同时注意儿童特殊护理。
一、置管前准备
评估患者:需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吞咽功能、合作程度等。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如儿童,要特别关注其心理状态,避免因恐惧而不配合;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考虑其基础疾病对置管的影响,如心肺功能不全者置管可能增加心肺负担。
环境准备:保持操作环境清洁、安静,温度适宜,为操作提供良好的空间。
二、置管中护理
操作配合:协助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一般为半卧位或坐位,昏迷患者可将头部后仰,若预计插管困难,可先将患者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便于胃管顺利通过。在插管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发绀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插管,调整患者体位后再尝试。
三、置管后护理
固定
妥善固定:用医用胶布将胃管固定于鼻翼及面颊部,避免胃管移位、脱出。对于儿童患者,要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防止患儿躁动时将胃管拔出,可采用头部适当约束等方法辅助固定。
固定牢固性检查:定期检查胃管固定情况,确保胃管固定牢固,在患者活动时胃管不会轻易移位。
观察与记录
胃液观察:观察胃液的颜色、量、性质等。正常胃液为无色或淡黄色,若胃液呈鲜红色,可能提示胃内有出血;若呈咖啡色,可能是胃内有陈旧性出血。记录胃液的量,以便了解患者胃肠道的情况。对于儿科患者,要准确记录胃液量,因为儿童的体液平衡调节能力较弱,胃液量的异常变化可能提示病情变化。
患者反应观察: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若患者出现剧烈腹痛、腹胀,应考虑胃管可能刺激胃肠道或发生胃管位置异常等情况,需及时处理。
胃管护理
清洁:定期清洁鼻孔周围的皮肤,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防止皮肤感染。对于儿童患者,由于皮肤较为娇嫩,清洁时要动作轻柔,避免损伤皮肤。
通畅维护:保持胃管通畅,防止胃管堵塞。每次鼻饲前后可用少量温开水冲洗胃管,避免食物残渣残留堵塞胃管。在冲洗胃管时,要注意控制冲洗的速度和压力,防止引起患者不适或导致胃管脱出。对于儿科患者,鼻饲前后的冲洗要更加谨慎,确保安全。
鼻饲护理
鼻饲液准备: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需求准备合适的鼻饲液,鼻饲液的温度应保持在38-40℃左右,避免过冷或过热刺激胃肠道。对于儿童患者,要根据其年龄和营养需求调整鼻饲液的种类和量。
鼻饲操作:鼻饲时要缓慢注入鼻饲液,每次鼻饲量不宜过多,一般成人每次不超过200ml,间隔时间不少于2小时。在鼻饲过程中及鼻饲后一段时间内,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无呛咳、呼吸困难等情况。对于儿科患者,鼻饲操作要更加精细,控制好注入速度和量,防止发生误吸等意外。
四、拔管护理
评估拔管时机:根据患者的病情,评估是否可以拔管。如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能够经口进食,可考虑拔管。
拔管操作:拔管时要告知患者配合方法,让患者缓慢呼气,在患者呼气末迅速拔出胃管,拔管后要清洁鼻孔周围皮肤,并观察患者拔管后的反应。对于儿童患者,要安抚其情绪,使其配合拔管操作,拔管后要注意观察有无不适症状。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