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鉴别诊断问
急性胰腺炎鉴别诊断
-
急性胰腺炎需从病史与症状特点、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面与其他疾病鉴别。年龄性别、症状表现有差异,血清淀粉酶等实验室指标各有特点,腹部超声、CT、MRI及MRCP等影像学检查各有优势及鉴别要点。
一、病史与症状特点鉴别
年龄与性别因素: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多见于中年女性,常有胆道疾病病史,如胆结石等,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容易诱发。而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多见于中年男性,往往有长期高脂饮食、肥胖等生活方式相关因素,过量饮酒也是常见诱因,男性饮酒相关胰腺炎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儿童急性胰腺炎相对少见,多与感染、先天畸形等因素有关,如腮腺炎病毒感染可能引发儿童胰腺炎。
对于不同年龄患者,症状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胰腺炎可能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胰腺炎表现可能被基础疾病掩盖。
症状表现:
急性胰腺炎典型症状为上腹部持续性疼痛,可向腰背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等。而消化性溃疡穿孔多有溃疡病史,突发上腹部剧烈刀割样疼痛,迅速波及全腹;胆石症、胆囊炎发作时右上腹绞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墨菲征阳性,常与进食油腻食物相关,疼痛程度相对胰腺炎可能有差异;肠梗阻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腹痛为阵发性绞痛;心肌梗死患者可有胸痛,放射至肩背部,伴有胸闷、心悸等症状,心电图等检查可鉴别。
二、实验室检查鉴别
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
血清淀粉酶在发病后2-12小时开始升高,48小时后开始下降,持续3-5天;血清脂肪酶于发病后24-72小时开始升高,持续7-10天。但血清淀粉酶升高也可见于腮腺炎、消化性溃疡穿孔等疾病;血清脂肪酶特异性相对较高,但少数急腹症如肠梗阻等也可能有轻度升高。
血常规: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常规常提示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而其他感染性疾病也可出现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需结合临床症状等综合判断;若为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可能有血脂明显升高的表现,通过血脂检测可辅助鉴别。
生化检查:
急性胰腺炎患者可出现血糖升高,血钙降低等。血糖升高是因为胰腺坏死导致胰岛素释放减少及胰高血糖素释放增加;血钙降低与脂肪酶分解脂肪成脂肪酸后与钙结合形成脂肪酸钙有关。而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有其自身病史特点,甲状旁腺疾病等可导致血钙异常,但与胰腺炎的发病机制不同。
三、影像学检查鉴别
腹部超声:
腹部超声可发现胰腺肿大、回声不均等胰腺炎表现,还能观察胆道系统情况,如是否有胆结石、胆管扩张等,有助于判断胆源性胰腺炎。但对于胰腺周围渗出等情况有时显示不如CT清晰,而且受肠气干扰较大。
腹部CT:
腹部CT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影像学手段,能明确胰腺病变程度,如胰腺水肿、坏死、渗出等情况,还可发现有无胰腺脓肿、假性囊肿等并发症。在鉴别诊断中,可与其他腹部疾病如胰腺癌、腹部肿瘤等相区分,胰腺癌多有胰腺占位性病变,边界不清等表现,而胰腺炎的CT表现有其特征性。
MRI及MRCP:
MRI对胰腺软组织分辨率高,MRCP可清晰显示胆道和胰管情况,对于胆道微小结石、胰管梗阻等情况的诊断有优势,有助于鉴别胆胰管相关疾病引起的胰腺炎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胰腺炎。例如,对于胰管先天性畸形导致的胰腺炎,MRCP可明确显示胰管形态异常。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