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

2025年10月17日 14:02:49
病情描述: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

医生回答(1)
  • 肖慧捷
    肖慧捷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小儿肺炎护理需从多方面着手,包括环境护理要保证合适温度湿度与空气流通;病情观察要密切关注生命体征和精神状态;呼吸道护理要通过翻身拍背、体位引流、雾化吸入等来保持呼吸道通畅;饮食护理要提供合适饮食并避免呛咳;发热护理要监测体温并进行物理降温;特殊人群如婴儿、早产儿、有基础疾病患儿等护理各有注意事项。

    1.温度湿度:保持病室温度在22~24℃,相对湿度55%~65%,这样的环境利于患儿呼吸及呼吸道分泌物排出。温度过高会使患儿代谢增快,耗氧量增加,加重呼吸困难;湿度过低则会使呼吸道黏膜干燥,痰液不易咳出。

    2.空气流通:每日通风2~3次,每次15~30分钟,保持空气新鲜,但要注意避免患儿直接吹风,防止着凉。

    病情观察

    1.生命体征:密切监测体温、呼吸、心率等。小儿肺炎体温可高可低,若体温持续不退或退而复升,提示可能有并发症;呼吸频率加快(婴儿>60次/分,幼儿>50次/分,儿童>40次/分)、出现呼吸困难(如鼻翼扇动、三凹征等)、心率增快(婴儿>160次/分,幼儿>140次/分,儿童>120次/分)均提示病情加重。

    2.精神状态:观察患儿精神是否萎靡、烦躁不安或嗜睡等。精神萎靡可能是病情严重的表现,烦躁不安可能提示缺氧等情况,嗜睡可能是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等。

    呼吸道护理

    1.翻身拍背:定时为患儿翻身,一般每2小时1次,翻身前先拍背,拍背时手指并拢、稍向内合掌,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轻拍背部,促进痰液排出。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翻身拍背可防止肺部淤血,利于痰液引流。

    2.体位引流:根据病变部位采取相应的体位进行引流,如病变在肺上部,可采取坐位或半坐位;病变在肺下部,可采取头低脚高位等,借助重力作用使痰液流出。

    3.雾化吸入:可遵医嘱进行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利于痰液咳出。雾化吸入时要注意观察患儿的反应,如出现呼吸急促等异常要及时停止。

    饮食护理

    1.营养摄入:给予患儿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饮食,如牛奶、鸡蛋羹、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有助于患儿恢复体力,提高机体抵抗力。对于婴幼儿,要适当增加喂养次数,避免一次喂养过多引起呛咳。

    2.避免呛咳:喂食时要注意速度适中,防止患儿呛咳。如患儿出现呛咳,应立即停止喂养,轻拍背部,观察患儿情况。

    发热护理

    1.体温监测:定时测量体温,观察体温变化。小儿肺炎发热时,要注意散热,可松开衣物,避免包裹过严。

    2.物理降温:体温<38.5℃时,可采用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方法,温水擦浴时水温32~34℃,擦浴部位为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处,每次擦浴时间10~15分钟,注意保暖,避免患儿着凉。

    特殊人群护理注意事项

    1.婴儿护理:婴儿支气管肺炎护理时要特别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因为婴儿气道较窄,分泌物易堵塞气道。喂奶时要格外小心,防止呛奶加重肺炎。

    2.早产儿护理:早产儿各器官发育不成熟,肺炎护理中要注意维持体温稳定,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加强呼吸监测,及时发现呼吸异常情况并处理。

    3.有基础疾病患儿护理:对于本身有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肺炎患儿,护理中要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因为基础疾病可能会加重肺炎的病情,或肺炎会影响基础疾病的状态,要及时与医生沟通患儿的整体情况。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