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有实质性占位就是肝癌吗问
肝脏有实质性占位就是肝癌吗
-
肝脏有实质性占位不一定就是肝癌,肝脏实质性占位有多种情况,包括良性病变(如肝血管瘤、肝囊肿、肝腺瘤、炎性假瘤等)和恶性病变(如原发性肝癌等),要明确其性质需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及进一步检查,如增强CT、增强MRI、肝脏穿刺活检等,不同人群排查时策略不同,不能单纯依据有实质性占位判定为肝癌。
良性病变:
肝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由血管异常增生形成。超声表现为高回声结节,边界清晰;CT增强扫描呈“早出晚归”的强化特点,即动脉期边缘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对比剂向中心填充。MRI在T2加权像上表现为高信号,类似于“灯泡征”。一般生长缓慢,较小的血管瘤通常无明显症状,对身体影响不大,定期复查即可,若瘤体较大(直径>5cm)或有压迫症状等情况可考虑介入治疗等。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生,生活方式一般不直接导致肝血管瘤,但有家族遗传易感性等因素可能与之相关,有相关病史者需更密切监测。
肝囊肿:多为先天性,是肝脏内的囊性病变,内含液体。超声表现为无回声区,边界清晰;CT表现为低密度影,边界锐利,增强扫描无强化。较小的肝囊肿通常无症状,较大的囊肿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引起相应症状。各年龄段均可出现,生活方式对其影响较小,一般定期观察囊肿变化,若囊肿过大出现压迫等症状可考虑穿刺引流或手术治疗。
肝腺瘤:多见于育龄女性,与口服避孕药有密切关系。超声表现多样,多为低回声或等回声结节;CT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期密度迅速下降。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部分可因瘤体破裂出血出现腹痛等表现。育龄女性需注意避免长期口服避孕药,定期检查肝脏情况,一旦发现应考虑手术切除,因为有恶变可能。
炎性假瘤:是一种由炎症引起的局限性实质性占位病变。超声表现为低回声或混合回声结节;CT表现为边界不清的低密度或等密度影,增强扫描可有不同程度强化。多与肝脏局部炎症反应有关,明确诊断需病理检查,治疗上根据具体情况可采取抗炎治疗或手术切除。
恶性病变:
原发性肝癌:多发生在有基础肝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肝硬化等)的人群中,男性多于女性。超声可发现低回声或高回声结节,边界多不清晰;CT增强扫描多呈“快进快出”的强化特点,即动脉期快速强化,静脉期或延迟期对比剂迅速洗脱;MRI在T2加权像上多为稍高信号,弥散加权成像(DWI)呈高信号。患者可出现肝区疼痛、消瘦、乏力、黄疸等症状,甲胎蛋白(AFP)等肿瘤标志物检查对诊断有一定提示作用,但不是所有肝癌患者AFP都升高。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史、长期酗酒、有肝癌家族史等人群属于高危人群,需定期进行肝脏超声及AFP等检查筛查。
要明确肝脏实质性占位的性质,通常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进一步的检查,如增强CT、增强MRI、肝脏穿刺活检等。肝脏穿刺活检是获取病理诊断的金标准,但属于有创检查,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对于不同年龄、性别、有基础病史或特定生活方式的人群,在排查肝脏实质性占位时应采取不同的监测和检查策略,比如育龄女性有肝脏占位时需询问口服避孕药情况,有肝病基础的人群要更密切关注占位变化等。总之,肝脏有实质性占位只是提示肝脏出现了异常的实质性病变,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其具体性质,不能单纯依据有实质性占位就判定为肝癌。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