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肠套叠症状

肠套叠症状

2025年10月17日 19:29:55
病情描述:

肠套叠症状

医生回答(1)
  • 邓腾兰
    邓腾兰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向他提问

    肠套叠有典型症状和伴随症状,典型症状包括多见于婴幼儿的突然剧烈哭闹等腹痛表现、早期为反射性呕吐后期可含胆汁或粪便样液体的呕吐、发病数小时出现的果酱样黏液血便以及腹部可触及的腊肠样包块;伴随症状有因不适出现的精神萎靡、肠道刺激引起的低热或出现高热伴其他严重情况的发热、因病情严重或电解质紊乱等出现的嗜睡。

    一、典型症状

    (一)腹痛

    1.表现:多见于婴幼儿,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剧烈哭闹,可伴有面色苍白、出汗、拒食等,持续数分钟后缓解,间隔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又反复发作。年长儿可主诉腹痛,疼痛部位可因肠套叠部位不同而有差异,多位于右上腹或脐周,随后转移至右下腹。

    2.年龄影响:婴幼儿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腹痛,主要通过哭闹等行为表现,由于其表达能力有限,需要密切观察其行为变化来判断是否存在腹痛情况。

    (二)呕吐

    1.早期表现:发病早期常为反射性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随后可含有胆汁,晚期可呕吐粪便样液体,这是由于肠管梗阻,肠内容物反流所致。

    2.不同年龄特点:婴幼儿呕吐出现较早且频繁,年长儿呕吐相对稍晚,但一旦出现呕吐,都需要引起重视,因为呕吐是肠套叠常见的症状之一,提示肠道出现梗阻情况。

    (三)血便

    1.特征表现:发病后数小时可出现果酱样黏液血便,这是肠套叠较具特征性的表现。是由于肠套叠处肠壁血管受压迫,导致黏膜出血与肠黏液混合而成。

    2.特殊人群情况:对于新生儿出现血便情况,要高度警惕肠套叠可能,因为新生儿肠道功能相对不成熟,肠套叠对其肠道影响更为严重,需要尽快进行评估和诊断。

    (四)腹部包块

    1.表现:腹部可触及形状较规则、表面光滑、稍可活动的腊肠样包块,多位于右上腹季肋下,其次为脐周,晚期可出现肠梗阻表现,腹部包块可能因肠管梗阻加重而不易触及。

    2.年龄与包块触及关系:婴幼儿腹部脂肪相对较少,较易触及腹部包块,而年长儿由于腹部脂肪较多,可能较难触及典型的腊肠样包块,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仔细触诊。

    二、伴随症状

    (一)精神萎靡

    1.发生机制:由于腹痛、呕吐等不适,患儿会出现精神状态不佳,表现为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如果病情持续发展,患儿精神萎靡情况可能会加重。

    2.不同年龄应对:对于婴幼儿,精神萎靡是需要密切关注的重要表现,因为婴幼儿自身代偿能力相对较弱,精神状态的变化能较好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评估和处理肠套叠情况,以改善患儿精神状态。

    (二)发热

    1.出现情况:一般为低热,体温多在38℃左右,这是由于肠道缺血、坏死等刺激机体引起的吸收热。但如果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9℃,同时伴有腹痛加重、精神极度萎靡等情况,需警惕肠管坏死、腹膜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2.年龄与发热关联:不同年龄患儿对发热的反应不同,婴幼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发热时更容易出现惊厥等情况,所以对于婴幼儿肠套叠出现发热,更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及其他伴随症状,及时处理。

    (三)嗜睡

    1.表现及原因:当肠套叠导致患儿机体处于较为严重的应激状态,或者出现电解质紊乱等情况时,可能会出现嗜睡症状。提示病情可能较为严重,需要立即进行评估和干预。

    2.特殊人群关注:对于新生儿和小婴儿出现嗜睡情况,由于其本身病情变化可能较为隐匿,更要加强护理和监测,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进行相应处理,避免延误治疗。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