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怎么正确的灌肠

怎么正确的灌肠

2025年10月17日 09:48:17
病情描述:

怎么正确的灌肠

医生回答(1)
  • 陈佩瑜
    陈佩瑜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向他提问

    灌肠分准备、操作、后护理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准备包括环境和患者准备;操作有溶液准备、插管及灌肠;后护理需观察患者和处理用物;特殊人群如儿童、老人、妊娠期女性各有灌肠注意事项。

    一、灌肠前准备

    1.环境准备

    应选择一个相对私密、温暖的环境,温度适宜,避免患者暴露过多导致着凉。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更要注意环境的舒适性,可适当调节室内温度至24-26℃左右,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准备好必要的灌肠用物,如灌肠筒、肛管、润滑剂、卫生纸、弯盘、橡胶单、治疗巾等。

    2.患者准备

    患者体位:根据病情和灌肠目的选择合适体位。一般采用左侧卧位,双膝屈曲,暴露臀部。对于儿童,要轻柔安置体位,确保舒适且便于操作。如果是慢性痢疾患者,可采用左侧卧位;而阿米巴痢疾则宜采取右侧卧位,以提高治疗效果。

    心理安抚:向患者解释灌肠的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对于儿童,可通过温和的语言和安抚动作让其配合,比如给儿童讲一些简单易懂的故事分散注意力。

    二、灌肠操作过程

    1.灌肠溶液准备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灌肠溶液,常用溶液有生理盐水、肥皂水等。成人灌肠溶液量一般为500-1000ml,温度通常为39-41℃,小儿则为200-500ml,温度略低,约37-38℃。要严格按照医嘱准备溶液,确保溶液的温度、浓度、量符合要求。

    2.插管操作

    戴上手套,润滑肛管前端,轻轻插入直肠。成人插入深度约7-10cm,小儿插入深度约4-7cm。插入过程要缓慢、轻柔,避免损伤直肠黏膜。如果在插入过程中患者出现疼痛、不适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查找原因。

    3.灌肠操作

    固定肛管,缓慢注入溶液。观察患者反应,如患者有便意,可适当降低灌肠筒高度,减慢流速,并指导患者深呼吸以放松腹部。如果是保留灌肠,需要更加缓慢地注入溶液,注入完毕后,用卫生纸包裹肛管轻轻拔出,然后帮助患者采取相应卧位保持药液保留一段时间,一般保留10-30分钟,以便药物充分发挥作用。

    三、灌肠后护理

    1.患者观察

    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无腹痛、腹胀、面色苍白等情况。如果出现异常,应及时处理。对于儿童,要密切关注其面色、精神状态等。

    观察排便情况,记录排便的次数、颜色、性状等。如果是清洁灌肠,要观察排出物是否达到清洁要求;如果是保留灌肠,要观察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及病情变化。

    2.用物处理

    将使用过的灌肠用物进行规范处理,肛管等物品要按照医疗废物处理相关规定进行消毒或销毁,防止交叉感染。

    四、特殊人群灌肠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灌肠时要特别注意动作轻柔,选择合适型号的肛管。由于儿童的直肠黏膜娇嫩,操作过程中更要避免暴力插入。同时,要加强心理护理,在操作前与儿童进行有效的沟通,取得其配合。对于婴幼儿,要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和反应。

    2.老年人

    老年人灌肠时要注意动作缓慢,因为老年人的直肠黏膜可能相对脆弱,且肠道蠕动功能可能减退。要密切关注老年人的耐受情况,如在灌肠过程中出现头晕、心悸等不适,应立即停止操作。同时,灌肠后要帮助老年人缓慢起身,防止跌倒。

    3.妊娠期女性

    妊娠期女性灌肠要谨慎,一般尽量避免灌肠。如果必须灌肠,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操作时动作要轻柔,灌肠筒高度不宜过高,压力要小,防止引起宫缩等不良后果。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