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胸腔闭式引流术

胸腔闭式引流术

2025年10月17日 13:43:30
病情描述:

胸腔闭式引流术

医生回答(1)
  • 周悦
    周悦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胸腔闭式引流术定义目的是通过置管连水封瓶排胸腔积气积液重建负压达治疗目的,适应证含气胸血胸脓胸胸腔积液,操作步骤有患者取半卧位、定位、消毒铺巾、局麻、置管及固定,术后需保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等,并发症有皮下气肿等及对应处理,特殊人群儿童、老年、女性有各自注意事项。

    一、定义与目的

    胸腔闭式引流术是通过将引流管一端置入胸腔内,另一端连接水封瓶,利用大气压及液体重力原理,排出胸腔内积气、积液,重建胸腔负压,促使肺复张,平衡胸腔内压力,达到治疗胸腔疾病目的的操作技术。其核心目的为引流胸腔内异常积聚的气体、液体,恢复胸腔正常生理状态,保障肺功能正常发挥。

    二、适应证

    1.气胸:大量气胸(如肺压缩>30%)、复发性气胸等情况,需通过引流排出胸腔内气体,使肺复张。2.血胸:外伤性或自发性血胸,积血量较多时需引流积血,防止凝固性血胸或机化性血胸形成。3.脓胸:胸腔内存在脓液时,引流可清除脓液,控制感染扩散。4.胸腔积液:需通过引流积液明确病因(如进行积液化验)或减轻积液对肺组织的压迫。

    三、操作步骤

    1.患者体位:一般取半卧位,便于胸腔内液体、气体引流。2.定位:根据病情确定穿刺部位,气胸通常选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血胸或脓胸多选腋中线与腋后线间第6~8肋间。3.消毒铺巾:常规碘伏消毒穿刺部位皮肤,范围足够,铺无菌巾。4.局部麻醉:用利多卡因逐层浸润麻醉至胸膜层。5.置入引流管:切开皮肤,钝性分离肌肉组织,将引流管经肋间插入胸腔,深度适宜后连接水封瓶。6.固定引流管: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移位、脱出。

    四、术后护理

    1.保持引流管通畅:密切观察引流管是否扭曲、受压、堵塞,定期挤压引流管(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保证引流系统密闭。2.观察引流液:记录24小时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质,若引流量突然增多或出现鲜红色血性液体,需警惕活动性出血可能。3.引流装置管理:定期更换引流装置,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4.促进肺复张:鼓励患者咳嗽、深呼吸,协助患者翻身、拍背,利于痰液排出及肺复张。5.生命体征监测:密切监测患者体温、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以及胸廓运动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

    五、并发症及处理

    1.皮下气肿:多因引流管周围漏气引起,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吸收,需观察皮下气肿范围变化。2.出血:观察引流液量及颜色,若引流量短期内明显增多且呈鲜红色,需报告医生,必要时采取止血措施。3.感染:表现为引流部位红肿、疼痛,伴有发热等,需加强抗感染治疗,更换引流装置,严格无菌操作。4.引流管脱出:立即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通知医生紧急处理,防止胸腔与外界相通导致气胸等严重情况。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操作时需更轻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流程,因儿童胸廓等解剖结构尚不完善,要密切观察术后呼吸、引流情况,预防肺部并发症,鼓励儿童配合呼吸功能锻炼但需注意方式方法。2.老年患者:需关注其基础疾病(如心肺疾病)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术后加强呼吸功能锻炼时要循序渐进,防止因活动过度加重心肺负担,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引流情况,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3.女性患者:操作时注意避开乳腺组织,减少对乳腺的损伤风险,术后关注胸部切口恢复情况,因女性胸部解剖特点与男性不同,需特别留意局部护理及患者心理感受。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