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症是不是糖尿病问
消渴症是不是糖尿病
-
消渴症是中医病名,糖尿病是西医病名,二者有关联又有区别,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妊娠糖尿病患者需分别注意不同情况,儿童糖尿病起病急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老年糖尿病常合并慢性病用药需谨慎且防低血糖,妊娠糖尿病需控血糖防不良妊娠结局产后也需监测血糖。
中医视角下的消渴症
中医认为消渴症主要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原因导致阴虚燥热,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特征。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其症状表现与糖尿病有相似之处。例如,糖尿病患者典型表现为“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部分患者也会出现尿甜等情况,这与中医消渴症的某些表现相符。
西医视角下的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因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临床上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等。通过血糖检测等手段可以明确诊断,如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等指标可辅助诊断糖尿病。
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定义与范畴:消渴症是中医病名,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涵盖了多种以阴虚燥热为主要病机的病症;而糖尿病是西医的具体疾病诊断,有明确的病理生理机制和诊断标准。
诊断方法:消渴症主要依据中医的望闻问切等方法进行诊断;糖尿病主要依靠血糖检测、糖耐量试验等西医实验室检查来确诊。
联系
症状关联:消渴症的一些典型症状与糖尿病的典型表现有重合,在现代医学中,糖尿病的“三多一少”等表现可归属于中医消渴症的范畴。
现代医学对消渴症的研究借鉴: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的研究也为中医消渴症的辨证论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例如在糖尿病的并发症防治等方面,中西医结合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
特殊人群需注意的情况
儿童糖尿病患者
儿童糖尿病多为1型糖尿病,起病较急,可能与遗传因素以及病毒感染等环境因素有关。在生活方式上,要注意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同时要加强运动,但运动强度和方式需根据年龄和身体状况合理调整。家长需密切关注儿童的血糖变化,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血糖波动对其身体发育影响较大,要定期带儿童进行相关检查,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测,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老年糖尿病患者
老年糖尿病患者多为2型糖尿病,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在饮食方面,要注意控制总热量的摄入,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由于老年人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在用药方面需要更加谨慎,要密切监测血糖和肝肾功能等指标。同时,老年人行动可能不便,要注意预防低血糖等并发症,因为低血糖对老年人的危害可能更大,容易导致跌倒、心脑血管意外等情况。在生活方式上,要适度运动,如散步等,避免剧烈运动。
妊娠糖尿病患者
妊娠糖尿病是在妊娠期间发生的糖尿病,与孕期体内激素变化等因素有关。孕妇需要严格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可能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导致胎儿过大、畸形等不良妊娠结局。在饮食上要进行合理的管理,既要保证胎儿的营养需求,又要控制血糖水平。同时,要密切监测血糖变化,根据血糖情况调整饮食和必要时的胰岛素治疗等。产后部分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可恢复正常,但日后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所以产后也需要定期进行血糖监测。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