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胸和液气胸区别问
气胸和液气胸区别
-
气胸是气体进入胸膜腔致积气,液气胸是胸膜腔同时有气体和液体积聚,二者影像学、临床表现、病因有差异,治疗原则有异同,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定义与病理表现
气胸:是指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多因肺部组织、气管、支气管、食管破裂,空气逸入胸膜腔,或因胸壁伤口穿破胸膜,胸膜腔与外界沟通,外界空气进入所致。病理上可见胸膜腔内有气体积聚。
液气胸:是指胸膜腔内同时有液体和气体积聚。通常是在气胸的基础上合并有胸腔积液,多因外伤、肺部疾病等导致脏层或壁层胸膜破裂,气体与液体同时进入胸膜腔。
二、影像学表现差异
气胸:胸部X线或CT检查可见胸膜腔内有游离气体影,肺组织被压缩,可见肺组织与胸壁之间出现无肺纹理的透亮区。
液气胸:影像学上除了可见胸膜腔内的气体影外,还可见气-液平面,液体聚集在胸腔下部,气体位于胸腔上部。
三、临床表现不同
气胸:症状轻重与气胸发生的快慢、肺压缩程度和基础肺功能等有关。突然发生的气胸,患者可出现突发的胸痛,多为针刺样或刀割样,持续时间较短,随后可出现胸闷和呼吸困难,气体量较少时症状可能较轻,大量气胸时呼吸困难明显,患者可呈端坐呼吸,烦躁不安等。
液气胸:除了有气胸的相关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外,还会有胸腔积液的表现,如如果积液量较多,可出现患侧胸廓饱满,气管向健侧移位等,患者呼吸困难可能较单纯气胸更为明显,因为同时存在气体和液体的影响。
四、病因方面的关联与区别
气胸:常见病因包括外伤(如胸部穿透伤或非穿透伤)、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肺大疱等)、医源性因素(如胸腔穿刺、气管插管等操作不当)等。
液气胸:往往是在气胸的基础上合并有胸腔积液,其病因也与气胸有一定关联,同时胸腔积液的形成可能有自身的原因,比如肺部感染导致的渗出性胸腔积液合并气体进入胸膜腔形成液气胸,或者外伤导致同时有气体和液体进入胸膜腔。
五、治疗原则的异同
相同点:两者都需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休息、吸氧等一般处理。
不同点:气胸如果气体量少,可观察等待气体自行吸收;气体量多或症状明显时需进行胸腔穿刺抽气或胸腔闭式引流等。液气胸则需要在处理气胸的同时,根据胸腔积液的情况进行处理,如果胸腔积液量多,可能需要进行胸腔穿刺抽液或闭式引流等,以排出液体,促进肺复张。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发生气胸或液气胸时,病情变化可能较快,因为儿童的呼吸系统代偿能力相对较弱。例如儿童肺大疱破裂导致的气胸,可能需要更积极的处理,因为儿童肺组织弹性较好,肺大疱容易破裂,但同时儿童对治疗的耐受性和反应与成人不同,在进行胸腔闭式引流等操作时要更加轻柔,密切观察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
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有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等。发生液气胸时,由于老年人心肺功能减退,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能更为严重,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基础疾病的控制,比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时要注意氧浓度的调节,避免加重心脏负担等。
孕妇:孕妇发生液气胸时,需要特别谨慎处理。因为治疗措施的选择需要兼顾胎儿的安全。例如在进行影像学检查时要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方式,在治疗时药物的使用要避免对胎儿有不良影响,胸腔穿刺等操作要轻柔,防止引起早产等不良后果。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