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反流性食管炎检查方法

反流性食管炎检查方法

2025年10月17日 12:41:10
病情描述:

反流性食管炎检查方法

医生回答(1)
  • 肖英莲
    肖英莲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反流性食管炎的检查方法包括内镜检查、24小时食管pH监测、食管压力测定和食管滴酸试验。内镜检查能直接观察病变、判断严重程度并分级,适用有典型症状内镜阴性者等,检查前需空腹等;24小时食管pH监测可明确过度酸反流情况,辅助诊断,检查前需停相关药物;食管压力测定了解食管动力情况,适用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合并反流性食管炎者,检查前需禁食等;食管滴酸试验刺激食管黏膜观察症状协助诊断,适用临床表现不典型怀疑反流性食管炎者,检查前需空腹等且要密切观察患者反应。

    一、内镜检查

    1.原理及优势:内镜检查是诊断反流性食管炎最准确的方法,能直接观察食管黏膜的病变情况,还可判断反流性食管炎的严重程度并进行分级。通过内镜可看到食管黏膜的糜烂、溃疡等表现。例如,根据洛杉矶分类法将反流性食管炎分为A、B、C、D四级,A级是食管黏膜有1个或1个以上的黏膜破损,长径<5mm;B级是黏膜破损长径>5mm,但没有融合;C级是黏膜破损有融合,但<75%的食管周径;D级是黏膜破损融合,≥75%的食管周径。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适用于有典型反流症状(如烧心、反酸)但内镜检查阴性者需排除其他疾病,以及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常规检查。检查前需空腹6-8小时,老年人和儿童检查时要特别注意操作轻柔,避免损伤食管黏膜,有心肺疾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需评估检查风险后再决定是否进行。

    二、24小时食管pH监测

    1.原理及意义:通过将pH电极放置在食管下括约肌上方约5cm处,连续监测24小时食管内pH值的变化,可明确食管是否存在过度酸反流情况,是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的重要检查方法,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断有辅助价值。比如,正常食管内pH值>4,当pH<4的时间占监测总时间的百分比超过一定数值(如>4%)时,提示存在病理性酸反流。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适用于内镜检查无异常但有典型反流症状的患者。检查前需停用影响食管动力和pH值的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等至少3天,H受体拮抗剂至少1天。儿童进行该项检查时要注意电极固定稳妥,避免患儿躁动导致电极移位影响结果,老年人要关注检查过程中的耐受性。

    三、食管压力测定

    1.原理及作用:通过测定食管下括约肌压力、食管体部压力等,了解食管动力情况。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常存在食管下括约肌压力降低等动力异常情况。例如,正常人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力为10-30mmHg,当食管下括约肌压力低于6mmHg时,容易发生反流。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适用于临床疑有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如贲门失弛缓症等)合并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检查前需禁食6-8小时,检查过程中患者需配合医生进行吞咽动作等,儿童进行检查时要安抚其情绪,使其能较好配合操作,避免因不配合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四、食管滴酸试验

    1.原理及应用:通过滴入酸性溶液,刺激食管黏膜,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烧心、胸痛等症状,以判断食管黏膜对酸的敏感性,协助诊断反流性食管炎。如果在滴酸过程中患者出现烧心等症状,停止滴酸后症状缓解,则提示可能存在反流性食管炎。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适用于临床表现不典型但怀疑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检查前需空腹,检查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儿童进行该检查时要注意其对酸刺激的耐受程度,避免因刺激过强引起不适,老年人要关注其心血管等方面的反应,防止诱发相关疾病。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