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半宝宝脸色发黄是怎么回事问
一岁半宝宝脸色发黄是怎么回事
-
一岁半宝宝脸色发黄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营养性因素方面有铁缺乏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引发贫血、维生素B12或C缺乏影响红细胞生成或铁利用;肝胆系统问题包括生理性黄疸少见、病理性黄疸的感染因素致肝细胞损害及胆道闭锁等;其他因素有遗传代谢性疾病如地中海贫血、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还有饮食中过多食用富含胡萝卜素食物致皮肤黄染,家长需带宝宝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针对性处理,同时注意饮食均衡。
一、营养性因素
(一)铁缺乏
1.影响机制:一岁半宝宝生长发育迅速,若饮食中铁摄入不足,易发生铁缺乏。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当体内铁缺乏时,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导致贫血,从而出现脸色发黄的表现。例如,单纯母乳喂养的宝宝,若母亲饮食中铁含量不足,且宝宝未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就容易发生铁缺乏性贫血。
2.相关指标及意义:血常规检查可见血红蛋白降低,血清铁、铁蛋白等指标降低。血清铁反映体内铁的储存情况,铁蛋白是铁的储存形式,其降低提示体内铁储备不足。
(二)维生素缺乏
1.维生素B12缺乏:宝宝长期素食或肠道吸收障碍等可导致维生素B12缺乏。维生素B12参与红细胞的生成,缺乏时会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出现脸色发黄、面色苍黄等表现。
2.维生素C缺乏:若宝宝饮食中新鲜蔬菜水果摄入过少,可致维生素C缺乏。维生素C能促进铁的吸收,缺乏时会影响铁的利用,间接导致贫血,出现脸色发黄。血常规检查中红细胞形态可能异常,血清维生素C水平降低可辅助诊断。
二、肝胆系统问题
(一)黄疸
1.生理性黄疸:正常足月儿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若一岁半宝宝仍有脸色发黄,需排查是否为生理性黄疸未完全消退,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
2.病理性黄疸:
感染因素:如细菌、病毒等感染可引起肝细胞损害,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例如,宝宝有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情况时,可能并发黄疸,出现脸色发黄。肝功能检查可见转氨酶升高等异常,病原学检查可发现相应的病原体。
胆道闭锁:这是一种先天性胆道畸形,多在出生后2周左右出现黄疸,并进行性加重,宝宝可出现脸色发黄、陶土样大便等表现。腹部B超等检查可发现胆道异常。
三、其他因素
(一)遗传代谢性疾病
1.地中海贫血:这是一种遗传性溶血性贫血,宝宝可能有家族史。由于珠蛋白基因缺陷,导致血红蛋白合成障碍,出现慢性进行性溶血性贫血,表现为脸色发黄、肝脾肿大等。血常规可见红细胞形态异常,血红蛋白电泳等检查可辅助诊断。
2.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宝宝甲状腺激素合成或分泌不足,可影响机体代谢,出现生长发育迟缓、面色苍黄、脸色发黄等表现。甲状腺功能检查可见甲状腺素(T4)降低、促甲状腺激素(TSH)升高。
(二)饮食因素
1.过多食用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若宝宝短期内大量食用胡萝卜、南瓜、橘子等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胡萝卜素在体内积累过多,可导致皮肤黄染,以脸部、手掌、足底等部位较明显,但巩膜一般不黄染。停止食用相关食物后,症状可逐渐缓解。
一岁半宝宝脸色发黄原因较多,家长应及时带宝宝就医,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明确原因,以便进行针对性处理。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宝宝的饮食均衡,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合理摄入,密切观察宝宝的一般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