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胃镜能查胃病吗问
不做胃镜能查胃病吗
-
不做胃镜有血液检查(含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胃蛋白酶原检测)、粪便隐血试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胶囊内镜等检查可辅助判断胃部情况,但各有局限性,胃镜在明确胃部病变性质、部位等方面不可替代,医生会据患者具体情况选合适检查方法。
一、血液检查
相关指标及意义:
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通过检测血液中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抗体来判断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若抗体阳性提示曾感染过或现感染幽门螺杆菌,但不能区分是现症感染还是既往感染。一般来说,14岁以上人群可进行该检测,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特点,可能存在假阳性等情况,需结合临床综合判断。对于有消化不良等症状且怀疑胃内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可作为初步筛查手段,但不能完全替代胃镜检查明确胃部病变情况。
胃蛋白酶原(PG)检测:PGⅠ、PGⅡ以及PGⅠ/PGⅡ比值可反映胃黏膜状态和胃底腺黏膜的分泌功能。PGⅠ降低常见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化生或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情况;PGⅠ/PGⅡ比值降低对萎缩性胃炎的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不同年龄人群该指标参考值有差异,一般成年人可通过此检测辅助评估胃黏膜状态,但最终明确胃部具体病变仍需胃镜结合病理检查。
二、粪便隐血试验
意义及相关情况:粪便隐血试验主要用于检测消化道少量出血情况。如果胃内有较明显的出血病灶,如胃溃疡活动期、胃癌等,可能会有红细胞破坏,血红蛋白中的铁释放出,导致粪便隐血试验阳性。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进行该检查,但对于儿童要注意是否有饮食等因素干扰,比如食用动物血、肝脏等可能导致假阳性结果,所以需要综合考虑排除干扰后再判断。它可以作为胃部疾病筛查的一个辅助指标,但不能直接确诊胃病,若试验阳性还需进一步通过胃镜等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和原因。
三、胃镜替代检查-上消化道钡餐造影
检查过程及原理:患者口服钡剂后,在X线下观察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形态、蠕动等情况。通过钡剂在消化道的涂布情况,显示消化道黏膜轮廓等。对于一些适合的人群,比如年龄较大不耐受胃镜检查的老年人,或者儿童中不能配合胃镜检查的情况,可以考虑该检查。但它的准确性相对胃镜稍差,比如对于较小的病变、早期胃癌等可能不如胃镜清晰直观。一般来说,成年人和儿童都可以进行该检查,但儿童在检查时需要注意钡剂的服用量等,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且该检查主要是从形态学角度观察,不能取病理组织进行检查,对于需要明确病理诊断的胃部疾病则无法替代胃镜。
四、胶囊内镜
适用情况及特点:胶囊内镜是患者口服智能胶囊,胶囊在消化道内拍摄图像,然后通过体外接收设备获取图像来了解消化道情况。对于一些胃部病变,它可以观察胃内情况,但胶囊内镜在胃内的停留时间有限,可能存在对胃内某些病变观察不全面的情况,比如对于胃内较小的病灶或者局部病变的详细观察不如胃镜。一般来说,成年人可以考虑该检查,但儿童使用胶囊内镜需要谨慎评估,因为儿童的消化道相对狭窄,存在胶囊滞留的风险等。它主要用于筛查小肠等部位病变,对于胃部病变的诊断有一定辅助作用,但不能完全替代胃镜在胃部疾病诊断中的核心地位,尤其是需要进行活检等操作时。
总之,不做胃镜也有一些检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辅助判断胃部情况,但每种检查都有其局限性,胃镜检查在明确胃部病变的性质、部位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身体状况、症状等综合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