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肺癌应该做哪些检查问
确诊肺癌应该做哪些检查
-
肺癌的诊断方法包括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胸部CT)、病理学检查(痰细胞学、纤维支气管镜、经皮肺穿刺活检)、肿瘤标志物检查(CEA、NSE)及其他检查(PET-CT、纵隔镜检查),不同检查各有特点及适用情况,且需综合考虑不同人群特点选择检查。
一、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检查:是肺癌筛查和初步诊断的常用方法,可发现肺部的占位性病变,但对于一些较小的、隐蔽部位的病灶可能难以发现,其优势在于价格相对低廉、操作简便,能初步了解肺部大致情况,比如能看到肺部是否有异常的团块状阴影等。
胸部CT检查:是诊断肺癌最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之一。高分辨率CT可以清晰地显示肺部病变的细节,包括病变的大小、形态、部位、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能发现直径很小的肺部结节,对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分期等具有重要价值。例如,可以明确肿瘤是处于肺的中央部位还是周围部位,有无侵犯纵隔、胸膜等结构。
二、病理学检查
痰细胞学检查:患者留取痰液,查找其中的癌细胞。如果痰液中找到癌细胞,对肺癌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但阳性率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比如痰标本的质量、肿瘤的部位等,如果肿瘤位于中心气道,痰细胞学检查阳性率相对较高,而周围型肺癌痰细胞学检查阳性率可能较低。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于中央型肺癌诊断价值较大。通过支气管镜可以直接观察气管和支气管内的病变情况,并可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明确是否为肺癌以及肺癌的病理类型等。对于一些靠近气道的肿瘤,可以直接看到肿瘤的外观表现,如是否有新生物、溃疡等,并进行活检。
经皮肺穿刺活检:主要用于肺部周围型病变的诊断。在CT等影像学引导下,将穿刺针穿入病变部位,获取少量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适用于那些通过其他方法难以取得病理诊断的肺部结节或肿块,但有一定的气胸、出血等并发症风险,对于体质较弱、凝血功能异常等特殊人群需要谨慎评估。
三、肿瘤标志物检查
癌胚抗原(CEA):虽然CEA不是肺癌特异性的标志物,但在肺癌尤其是腺癌、大细胞癌中的阳性率相对较高,可作为肺癌辅助诊断及病情监测的指标之一。但需要注意的是,一些良性疾病如肺部炎症、肝硬化等也可能导致CEA轻度升高,所以单独依靠CEA不能确诊肺癌。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和病情监测有一定价值,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NSE水平往往明显升高,但它也不是小细胞肺癌的唯一诊断依据,一些神经系统疾病等也可能引起NSE升高。
四、其他检查
PET-CT检查:对于肺癌的诊断、分期、鉴别诊断等有重要作用。它可以利用肿瘤细胞代谢活跃的特点,通过摄取放射性标记的葡萄糖等物质来判断病变是否为恶性肿瘤,还能发现全身其他部位是否有转移病灶,有助于全面评估病情,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但价格相对较高。
纵隔镜检查:主要用于明确纵隔淋巴结是否有转移,对于肺癌的分期具有重要意义。适用于临床高度怀疑纵隔淋巴结转移,但通过其他检查难以明确的情况,是一种有创检查,有一定的并发症风险,如出血、感染等。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在进行这些检查时需要综合考虑。例如,老年患者可能在进行有创检查时耐受性相对较差,需要更谨慎地评估检查的必要性和风险;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在进行经皮肺穿刺活检等有创检查时要特别注意预防出血并发症;长期吸烟的人群肺癌的发生风险相对较高,更应重视肺癌的筛查和相关检查。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