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肺部恶性肿瘤CT的表现是什么

肺部恶性肿瘤CT的表现是什么

2025年10月17日 19:40:28
病情描述:

肺部恶性肿瘤CT的表现是什么

医生回答(1)
  • 李云
    李云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向他提问

    肺部恶性肿瘤CT表现包括肿块形态(边缘分叶、毛刺,大小不一)、密度特点(平扫不均匀、增强不均匀强化)、支气管改变(狭窄、截断、阻塞性改变)、血管改变(血管集束、受侵)、胸膜改变(胸膜凹陷、胸腔积液),且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有相关病史家族史者需密切关注。

    一、肿块形态

    边缘特征:多呈分叶状,这是因为肿瘤细胞生长不均衡,肿瘤周边不同部位的生长速度存在差异,导致肿块边缘出现凹凸不平的分叶表现。部分肺部恶性肿瘤边缘还可见毛刺征,是肿瘤组织向周围浸润生长以及宿主反应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毛刺一般较细短、僵硬。例如,周围型肺癌常常可见分叶状肿块伴毛刺征。

    大小:大小不一,早期可能较小,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增大。不同组织学类型的肺部恶性肿瘤生长速度有所差异,一般来说,小细胞肺癌生长相对较快,肿块可能在较短时间内明显增大。

    二、密度特点

    平扫密度:大多数肺部恶性肿瘤平扫呈不均匀密度,这是由于肿瘤内部存在坏死、出血、钙化等不同的组织成分。部分肿瘤可出现钙化,钙化多为偏心性、形态不规则的钙化,如周围型肺癌中的鳞癌有时可出现钙化,但钙化率相对较低。

    增强扫描特点:通常表现为不均匀强化,与正常肺组织相比,肿瘤组织血供特点与正常肺组织不同,在增强扫描时,肿瘤组织强化程度一般高于正常肺组织,但由于内部存在坏死等成分,强化不均匀。例如,富血供的肺部恶性肿瘤在增强扫描时强化较为明显,而血供相对少的肿瘤强化程度相对较低。

    三、支气管改变

    支气管狭窄或截断:肿瘤向支气管内生长或围绕支气管生长时,可导致支气管狭窄,进一步发展可使支气管截断。例如,中央型肺癌常可引起所属支气管的狭窄或截断,若发生在主支气管或叶支气管,可导致相应肺叶或肺段的通气障碍。

    支气管阻塞性改变:肿瘤造成支气管部分或完全阻塞后,可引起阻塞远端的肺组织出现相应改变,如阻塞性肺炎、阻塞性肺不张等。阻塞性肺炎表现为阻塞支气管远端肺组织出现斑片状模糊影,抗炎治疗效果往往不佳;阻塞性肺不张则表现为相应肺叶或肺段体积缩小,密度增高,相邻结构向病变区移位等。

    四、血管改变

    血管集束征:肿瘤生长过程中可牵拉周围血管,表现为血管向肿瘤方向聚集,即血管集束征。这是因为肿瘤组织的生长刺激了周围血管的重构,使得血管向肿瘤部位靠拢。

    血管受侵:部分肺部恶性肿瘤可侵犯周围血管,表现为血管壁不规则、管腔狭窄或血管内出现瘤栓等。例如,肺癌可侵犯肺动静脉,若侵犯肺动脉,可能影响肺部的血液供应,侵犯肺静脉时,瘤栓可能随血流转移至其他部位。

    五、胸膜改变

    胸膜凹陷征:肿瘤组织与胸膜之间可形成牵拉,导致胸膜出现凹陷,表现为胸膜凹陷征。这是由于肿瘤组织的纤维组织增生收缩,牵拉脏层胸膜所致,常见于周围型肺癌。

    胸腔积液:晚期肺部恶性肿瘤可出现胸腔积液,表现为胸腔内液体密度影,少量积液时表现为肋膈角变钝,中量积液可导致患侧胸部大片致密影,纵隔向对侧移位等。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肺部恶性肿瘤CT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例如,长期吸烟的人群患肺癌的风险较高,其CT表现可能更符合肺癌的典型特征;女性肺癌患者的病理类型可能与男性有所不同,在CT表现上也可能有相应特点;儿童肺部恶性肿瘤相对少见,其CT表现与成人有所差异,需要结合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对于有肺部恶性肿瘤家族史的人群,更应密切关注肺部CT的变化,以便早期发现病变。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