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病因是什么

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病因是什么

2025年10月17日 12:33:53
病情描述:

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病因是什么

医生回答(1)
  • 林穗方
    林穗方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向他提问

    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上气道解剖结构异常(如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肥胖因素(脂肪堆积压迫气道)、遗传因素(家族遗传倾向)、发育因素(颅面结构发育异常、神经肌肉发育不完善)以及其他因素(上呼吸道感染、过敏因素等)。

    一、上气道解剖结构异常

    1.腺样体肥大:腺样体是位于鼻咽部的淋巴组织,儿童时期腺样体增生较为常见。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腺样体在6-7岁时达到最大程度,随后逐渐萎缩。但如果腺样体因炎症反复刺激而发生病理性增生肥大,就会阻塞后鼻孔及咽鼓管咽口,导致上气道狭窄,引起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例如,有研究发现,腺样体肥大的儿童中发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比例明显高于腺样体正常的儿童。

    2.扁桃体肥大:扁桃体包括腭扁桃体、咽扁桃体等,其中腭扁桃体在儿童时期也是处于活跃的免疫状态,容易发生肥大。肥大的扁桃体可阻塞口咽部气道,影响气流通过,尤其是当扁桃体过度肥大时,会使得上气道的通气空间减小,增加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生风险。

    二、肥胖因素

    1.脂肪堆积影响气道:肥胖儿童颈部及上气道周围脂肪沉积较多,会压迫气道,使气道管径变窄。例如,研究表明,体重指数(BMI)超过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BMI95百分位的肥胖儿童,发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概率显著高于正常体重儿童。过多的脂肪组织堆积在咽部周围,包括软腭、舌根等部位,会导致这些部位的软组织在睡眠时更容易塌陷,进而阻塞气道。

    三、遗传因素

    1.家族遗传倾向:有研究发现,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具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如果家族中有成员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那么儿童发生该病的风险可能会增加。遗传因素可能通过影响上气道的结构、肌肉功能等多种方面来起作用。例如,某些与气道肌肉张力调节、上气道骨骼发育等相关的基因变异可能会增加儿童发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可能性。

    四、发育因素

    1.颅面结构发育异常: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颅面结构如果存在发育异常,如小下颌、下颌后缩等情况,会导致上气道的空间相对狭窄。小下颌的儿童下颌骨发育不足,使得舌体等组织的位置相对靠后,容易阻塞气道。这种颅面结构的发育异常在儿童早期就可能显现出来,并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生密切相关。

    2.神经肌肉发育不完善:儿童的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在发育过程中尚未完全成熟,例如,控制气道肌肉的神经调节功能不够完善,可能导致气道肌肉在睡眠时容易发生松弛,从而增加气道阻塞的风险。特别是对于新生儿和婴幼儿,其神经肌肉的发育相对不成熟,发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概率相对较高。

    五、其他因素

    1.上呼吸道感染:频繁的上呼吸道感染会引起鼻腔、咽部黏膜的充血、肿胀,导致上气道狭窄。儿童时期上呼吸道感染较为常见,反复的感染刺激会使得腺样体、扁桃体等组织进一步增生、肿胀,加重气道阻塞,从而诱发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例如,患有慢性鼻炎、鼻窦炎的儿童,由于鼻腔长期处于炎症状态,通气功能受到影响,进而增加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生风险。

    2.过敏因素:过敏体质的儿童容易发生变应性鼻炎,导致鼻腔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引起鼻腔阻塞。同时,过敏反应也可能波及咽部等上气道部位,引起咽部黏膜的水肿等改变,进而影响气道通气,增加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生几率。例如,对花粉、尘螨等过敏的儿童,在接触过敏原后,容易出现上气道的炎症反应,导致睡眠时气道阻塞。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