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与恶性肿瘤的区别问
良性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
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多膨胀性生长、瘤细胞分化好、不转移、对机体影响较小;恶性肿瘤生长快、多浸润性生长、瘤细胞分化差、易转移、对机体影响大,不同人群在良恶性肿瘤表现及应对上有差异。
一、生长速度
良性肿瘤:通常生长较为缓慢,可能在较长时间内大小变化不明显,其增殖速度相对较慢,与正常组织细胞的生长调控机制较为接近,一般按照自身组织的规律缓慢增大。例如一些皮肤的良性脂肪瘤,可能数年才会有较为明显的体积变化。
恶性肿瘤:生长速度往往较快,由于肿瘤细胞失去了正常的生长调控,会不受控制地迅速增殖,短期内可出现明显的体积增大,比如某些恶性肿瘤在几个月内就可能观察到肿瘤明显增大、病情快速进展的情况。这与恶性肿瘤细胞的异常代谢、无限增殖能力等相关,其细胞分裂周期缩短,增殖速度远快于正常组织细胞。
二、生长方式
良性肿瘤:多呈膨胀性生长,像膨胀的气球一样挤压周围组织,但通常不侵犯周围组织,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大多可以通过手术完整切除,切除后一般不易复发。例如子宫平滑肌瘤,它在子宫肌层内生长,与周围正常子宫肌组织有明显界限。
恶性肿瘤:多呈浸润性生长,肿瘤细胞像树根长入泥土一样侵入周围组织、血管、淋巴管等,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难以完全切除干净,术后容易复发。比如肺癌细胞可浸润周围肺组织、胸膜甚至侵犯血管向远处转移等。
三、组织学形态
良性肿瘤:瘤细胞分化程度较高,形态和结构与正常组织相似,细胞核的多形性(如大小、形态不一致)不明显,核分裂象少见,一般不见病理性核分裂象。例如纤维瘤,瘤细胞形态与正常纤维细胞相似,排列也较规则。
恶性肿瘤:瘤细胞分化程度低,形态和结构呈异型性,表现为细胞大小不一、形态多样,细胞核大、深染,核浆比例增大,核分裂象多见,还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如不对称核分裂、多极核分裂等)。例如腺癌,癌细胞形态不规则,排列紊乱,细胞核异常改变明显。
四、转移能力
良性肿瘤:一般不转移,它局限在原发部位,不会跑到身体其他部位形成新的同样肿瘤。
恶性肿瘤:可通过多种途径转移,如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种植性转移等。通过淋巴道转移时,肿瘤细胞可进入淋巴管,随淋巴液到达局部淋巴结,然后转移到远处淋巴结;血道转移是肿瘤细胞进入血管,随血流到达远处器官并生长形成转移瘤,例如肺癌可转移到脑、骨等部位;种植性转移常见于腹腔内的恶性肿瘤,如胃癌细胞可种植在腹膜、卵巢等部位形成转移灶。
五、对机体的影响
良性肿瘤:主要是局部压迫和阻塞作用,通常对机体的影响相对较小,一般不会危及生命,除非肿瘤生长的部位比较重要,如颅内的良性肿瘤压迫脑组织导致颅内压增高。但总体来说,经过适当治疗后预后较好。
恶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较大,除了局部压迫、阻塞外,还会破坏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引起坏死、出血、感染等,晚期常出现恶病质,表现为消瘦、乏力、贫血等,严重威胁生命,且容易复发和转移,治疗后复发率较高,预后相对较差。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在良性与恶性肿瘤的表现及应对上可能有差异。例如,老年人群体中恶性肿瘤的发生相对更需重视,长期吸烟的人群患肺部恶性肿瘤的风险增加等。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患恶性肿瘤时,其生物学行为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治疗方案需更加谨慎考虑,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妊娠期女性发现肿瘤时,需要综合评估肿瘤性质及妊娠情况,权衡母婴健康来制定诊疗方案等。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