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小儿呕吐

小儿呕吐

2025年10月17日 16:32:29
病情描述:

小儿呕吐

医生回答(1)
  • 李欣
    李欣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向他提问

    小儿呕吐是儿科常见症状可由多种因素引发需结合病史等综合评估病因,常见原因有生理性及病理性(含消化系统、感染性、代谢性、中枢神经系统等疾病相关),临床表现要关注呕吐特征与伴随症状,评估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进行,处理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针对病因治疗、非药物干预,特殊人群如新生儿需重视观察等、婴儿期关注生长发育等、较大儿童注意脱水等表现及勿滥用止吐药。

    一、定义

    小儿呕吐是指胃及部分小肠内容物经食管、口腔排出体外的现象,可由多种因素引发,是儿科常见症状之一,需结合病史、伴随表现等综合评估病因。

    二、常见原因

    (一)生理性因素

    多与喂养方式相关,如喂奶时吸入过多空气、喂奶量过多或过快、喂奶后未及时拍嗝等,常见于婴幼儿期,一般不伴其他明显异常表现。

    (二)病理性因素

    1.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胃炎、肠炎、肠梗阻、肠套叠等,可出现呕吐伴腹痛、腹胀、腹泻等表现,如肠梗阻时多有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

    2.感染性疾病:呼吸道感染、中耳炎、泌尿系统感染等累及消化道时可引起呕吐,常伴发热、咳嗽、流涕等感染相关症状;

    3.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出现呕吐伴呼吸深快、呼气有酮味,电解质紊乱(如低钠、低钾等)也可导致呕吐;

    4.其他:颅内感染、颅脑损伤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可因颅内压增高引起喷射性呕吐,且常伴头痛、嗜睡等表现。

    三、临床表现

    (一)呕吐特征

    需关注呕吐频率(频繁或偶发等)、呕吐物性状(如为奶块、胆汁样、血性等),若呕吐物含胆汁多提示梗阻部位在十二指肠以下,呕吐物带血可能存在消化道出血。

    (二)伴随症状

    是否伴有发热、腹痛、腹泻、精神萎靡、头痛、抽搐等,不同伴随症状提示不同病因,如伴发热、咳嗽多考虑感染性疾病,伴腹痛、血便需警惕肠套叠等急腹症。

    四、评估方法

    (一)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喂养情况、发病时间、呕吐出现的诱因、既往病史等,如新生儿呕吐需了解出生情况、喂养史等。

    (二)体格检查

    重点进行腹部查体,观察有无腹胀、压痛、包块等,同时检查生命体征,如体温、心率、血压等,评估有无脱水等情况。

    (三)辅助检查

    根据病情选择相关检查,如血常规了解有无感染,血生化检查电解质、血糖等,腹部超声可协助诊断肠梗阻、肠套叠等,头颅影像学检查(如CT、MRI)可排查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

    五、处理原则

    (一)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根据患儿脱水程度及电解质情况,选择口服补液或静脉补液,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二)病因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进行处理,如喂养不当者调整喂养方式;感染性疾病予抗感染治疗;肠梗阻、肠套叠等需外科干预等。

    (三)非药物干预

    呕吐时应将患儿置于侧卧位,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少量多次给予口服补液盐,避免一次大量饮水加重呕吐;新生儿呕吐需特别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呕吐情况及精神状态。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新生儿

    新生儿呕吐需高度重视,观察呕吐量、次数及有无伴随呼吸急促、拒奶、精神差等表现,及时就医排查消化道畸形、颅内出血等严重疾病,喂养时需注意正确姿势,减少空气吸入。

    (二)婴儿期

    婴儿期呕吐需关注生长发育情况,避免过度喂养,呕吐频繁者需警惕营养不良,及时调整喂养方案并监测体重等指标。

    (三)较大儿童

    较大儿童呕吐时需注意有无精神差、脱水表现(如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尿量减少等),若出现严重脱水或伴随其他危急症状需立即就诊,同时避免自行滥用止吐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明确病因后处理。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