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气胸的治疗

气胸的治疗

2025年10月17日 19:37:28
病情描述:

气胸的治疗

医生回答(1)
  • 李云
    李云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向他提问

    气胸治疗包括保守治疗(适应首次症状轻、肺压缩<20%等,绝对卧床休息、吸氧等)、胸腔穿刺抽气(适应呼吸困难轻、心肺功能好等,选锁骨中线第2肋间穿刺抽气)、胸腔闭式引流(适应不稳定型等,选腋中线与腋后线间第6-8肋间插管接水封瓶)、手术治疗(适应保守无效等,有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等),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妊娠期患者治疗各有注意事项。

    一、保守治疗

    1.适应人群:适用于首次发生的症状较轻的闭合性气胸,肺压缩程度小于20%的患者。对于年龄较大、基础肺功能较差的患者,即使肺压缩程度稍高,若症状不重也可考虑保守治疗。

    2.治疗方式:让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吸氧可以提高血氧分压,促进胸腔内气体的吸收,一般吸氧流量为2-5L/分钟。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如呼吸困难是否加重、胸痛是否缓解等,同时定期进行胸部X线或CT检查,监测气胸的吸收情况。

    二、胸腔穿刺抽气

    1.适应人群:适用于呼吸困难较轻、心肺功能较好的闭合性气胸患者,尤其是积气量大的患者。对于年轻的单纯性气胸患者,肺压缩程度较高时可优先考虑胸腔穿刺抽气。

    2.操作方法:一般选择患侧胸部锁骨中线第2肋间作为穿刺点,皮肤消毒后,用气胸针或细导管进行穿刺抽气,根据患者积气情况抽取适量气体,每次抽气不宜过多,首次抽气一般不超过1000ml,以免引起纵隔摆动等并发症。

    三、胸腔闭式引流

    1.适应人群:适用于不稳定型气胸,呼吸困难明显、肺压缩程度较重的患者;交通性气胸和张力性气胸;反复发生的气胸患者。对于有基础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者,一旦发生气胸,多需要进行胸腔闭式引流。

    2.操作方法:通常选择患侧胸部腋中线与腋后线之间第6-8肋间作为引流部位,将引流管插入胸腔,连接水封瓶,使胸腔内的气体能够顺利排出,同时防止外界气体倒吸进入胸腔。要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等情况,当引流瓶中无气体溢出,且复查胸部X线显示肺已复张时,可考虑拔除引流管。

    四、手术治疗

    1.适应人群: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气胸患者;复发性气胸患者;双侧气胸患者;合并肺大疱的气胸患者。对于年轻且频繁复发气胸的患者,若存在肺大疱,可考虑手术治疗。

    2.手术方式:常用的手术方式有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通过胸腔镜可以清晰地观察肺部情况,准确切除肺大疱,创伤较小;对于病情不适合胸腔镜手术的患者,也可考虑开胸肺大疱切除术。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气胸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需要更加谨慎。在治疗时,保守治疗需密切监测呼吸等生命体征,胸腔穿刺抽气和胸腔闭式引流操作要更加轻柔,避免对儿童胸腔造成过度损伤。因为儿童的胸廓弹性较好,气胸变化可能较快,所以要更频繁地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合并基础疾病,如COPD、冠心病等。在治疗气胸时,保守治疗要注意患者的呼吸功能和心功能,吸氧时要注意氧浓度的控制,避免过高氧浓度对心脑血管的影响。胸腔穿刺抽气和胸腔闭式引流操作要评估患者的耐受性,术后要密切观察是否出现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要充分评估其全身状况,如心肺储备功能等,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3.妊娠期患者:妊娠期发生气胸较为罕见,治疗时要兼顾胎儿和孕妇的安全。保守治疗要权衡吸氧等对胎儿的影响,胸腔穿刺抽气和胸腔闭式引流操作要在尽量减少对子宫刺激的情况下进行,手术治疗则要谨慎评估手术对妊娠的影响,可能需要多学科协作制定治疗方案。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