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月经量少是什么原因

月经量少是什么原因

2025年10月17日 17:32:41
病情描述:

月经量少是什么原因

医生回答(1)
  • 张萍
    张萍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向他提问

    月经量少的原因包括内分泌紊乱(下丘脑-垂体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异常)、子宫内膜因素(人工流产等宫腔操作史、子宫内膜结核)、卵巢功能减退(年龄因素、遗传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他因素(药物影响、慢性疾病)。

    一、内分泌紊乱

    1.下丘脑-垂体功能异常

    年龄方面,青春期女性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尚未完全成熟,可能出现功能紊乱导致月经量少;育龄期女性若长期精神压力大、过度节食等,会影响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进而影响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使卵巢功能异常,雌激素分泌减少,子宫内膜增生不足,引起月经量少。例如,长期处于高强度工作压力下的育龄女性,月经不调的发生率可能升高。

    生活方式上,过度减肥导致体重过低,体脂率过低会影响雌激素的合成,因为雌激素的前体物质可由脂肪组织转化而来,所以体脂过低会使雌激素水平下降,从而影响月经量。

    2.甲状腺功能异常

    甲状腺激素对女性生殖系统有重要调节作用。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会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导致雌激素分泌减少,子宫内膜增生不良,出现月经量少。而甲状腺功能亢进时,机体代谢亢进,也可能影响内分泌平衡,导致月经异常。对于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的人群,更应关注甲状腺功能,因为遗传因素可能增加甲状腺功能异常的风险。

    二、子宫内膜因素

    1.人工流产等宫腔操作史

    年龄方面,育龄期女性若多次进行人工流产手术,会对子宫内膜造成损伤。因为人工流产时需要刮宫,过度刮宫会破坏子宫内膜基底层,使子宫内膜不能正常增生和脱落,从而导致月经量少。例如,18-35岁的育龄女性,频繁进行人工流产后,出现月经量少的概率相对较高。

    生活方式上,不采取有效避孕措施而频繁进行人工流产,会增加子宫内膜损伤的风险。病史方面,有多次宫腔操作史的女性,更易出现子宫内膜粘连等并发症,进而影响月经量。

    2.子宫内膜结核

    年龄上,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但多见于生育年龄女性。结核杆菌感染子宫内膜后,会破坏子宫内膜,导致子宫内膜粘连、纤维化,影响子宫内膜的正常功能,使月经量减少。有结核病史的女性,若结核杆菌累及子宫内膜,就可能出现月经量少的情况。

    三、卵巢功能减退

    1.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35岁以后卵巢储备功能开始下降,40岁以后卵巢功能减退加速。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减少,会使子宫内膜增生不足,导致月经量少。例如,45岁左右的女性,卵巢功能减退较为明显,月经量少的发生率增加。

    2.遗传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遗传因素可能导致某些女性卵巢功能过早衰退。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可能同时影响卵巢功能,导致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分泌减少,引起月经量少。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家族史的女性,需密切监测卵巢功能。

    四、其他因素

    1.药物影响

    一些药物可能导致月经量少。例如,长期服用避孕药的女性,避孕药中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成分可能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使子宫内膜增生受影响,导致月经量减少。对于长期服用特定药物的女性,应关注月经变化情况。

    抗肿瘤药物等也可能对卵巢功能产生抑制作用,导致月经量少。在使用这些药物治疗疾病时,需要密切观察月经情况。

    2.慢性疾病

    一些慢性疾病如重度贫血、慢性肝炎、糖尿病等,会影响机体的整体状况,进而影响内分泌系统和子宫内膜的功能。重度贫血时,机体处于缺血缺氧状态,会影响激素的合成和代谢,导致月经量少;慢性肝炎患者肝功能受损,可能影响雌激素的代谢,从而影响月经。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