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按摩手法消化不良问
小儿按摩手法消化不良
-
小儿消化不良可通过按摩缓解,常用手法有揉板门、摩腹、按揉足三里等,按摩时需注意年龄、生活方式及特殊人群风险,还可与饮食调整、适当运动结合来改善。
一、小儿按摩缓解消化不良的常用手法
(一)揉板门
1.操作方法:板门位于小儿手掌大鱼际处。用拇指端在板门穴上作揉法,约揉100-300次。
2.作用及原理:板门穴与脾胃功能密切相关,揉板门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滞,对于小儿消化不良引起的腹胀、食欲不振等有改善作用,通过刺激该穴位调节脾胃的运化功能。
(二)摩腹
1.操作方法:让小儿平卧,家长用掌心顺时针摩小儿腹部,摩腹的范围以肚脐为中心,直径约3-5厘米,摩腹时间约5-10分钟。
2.作用及原理:顺时针摩腹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从中医角度讲,能调理脾胃气机,改善消化不良导致的腹部胀满等症状,现代医学认为可促进胃肠的消化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功能。
(三)按揉足三里
1.操作方法:足三里位于小儿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用拇指端按揉足三里穴,每次按揉约1-3分钟,两侧都要按揉。
2.作用及原理:足三里是强身健体的重要穴位,按揉足三里能调节脾胃功能,健脾和胃、补中益气,对于小儿消化不良引起的身体虚弱、消化不良等有改善作用,它可以增强脾胃的运化能力,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二、小儿按摩缓解消化不良的注意事项
(一)年龄因素
1.对于新生儿,按摩时力度要非常轻柔,因为新生儿皮肤娇嫩,骨骼肌肉等发育尚不完善。可以用非常轻的指腹接触皮肤进行简单的抚触式按摩,如轻轻的摩腹等,避免过度用力造成损伤。
2.婴儿期到幼儿期,随着小儿身体的逐渐发育,可以适当增加按摩的力度和时间,但仍要以小儿感觉舒适为准。比如按揉足三里时,力度要适中,以小儿不哭闹、能接受为宜。
(二)生活方式因素
1.在进行按摩前,要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一般在25-28℃左右,避免小儿因着凉而加重消化不良症状。
2.按摩后,要注意让小儿适当休息,避免立即进行剧烈运动。同时,要注意小儿的饮食调整,避免在按摩后立即给小儿进食过多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应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
(三)特殊人群风险
如果小儿正在患有其他严重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等,在进行按摩时要谨慎。最好先咨询医生的意见,因为某些按摩手法可能会对小儿的身体产生额外的影响。例如,摩腹时如果力度不当,可能会影响到患有心脏病小儿的心脏功能等,所以对于有特殊病史的小儿,按摩前一定要充分评估。
三、小儿按摩与其他辅助措施结合改善消化不良
(一)与饮食调整结合
1.当小儿出现消化不良时,在进行按摩的同时,要调整饮食结构。对于婴幼儿,母乳喂养的妈妈要注意自己的饮食,避免食用过于油腻、辛辣等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通过乳汁影响小儿。人工喂养的婴儿要注意奶粉的冲泡比例,避免过浓。对于已经添加辅食的小儿,要减少辅食中肉类、蛋类等高蛋白、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食物的比例,如可以给小儿吃一些蒸熟的苹果泥等,苹果中的果胶有收敛止泻、促进消化的作用,与按摩结合能更好地缓解消化不良。
(二)与适当运动结合
1.可以在小儿饭后半小时左右,帮助小儿进行一些适当的运动,如让小儿在室内爬行、慢走等。同时配合按摩手法,促进胃肠蠕动。运动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有助于脾胃功能的调节,与按摩一起作用,能更有效地改善小儿消化不良的状况。例如,在小儿爬行后进行摩腹等按摩手法,能进一步促进肠道内食物的消化和排泄。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