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的表现有什么问
癌症的表现有什么
-
癌症有局部表现、全身表现及肿瘤转移相关表现。局部表现包括可触及异常肿块及不同癌症引发的疼痛;全身表现有发热、体重减轻、乏力等;肿瘤转移相关表现包含淋巴结肿大及肺、肝、骨等器官转移的相应表现,不同人群患癌后各表现有其特点及需注意的鉴别情况。
一、局部表现
1.肿块:身体某部位可触及异常肿块,体表或深部都可能出现。例如乳腺癌可在乳房摸到无痛性、质地较硬、边界不清的肿块;体表的脂肪瘤一般呈扁圆形或分叶状,边界清楚、质地柔软。不同癌症的肿块有其各自特点,其形成是肿瘤细胞异常增殖聚集所致。
对于儿童,家长需留意孩子身体各部位有无异常包块,尤其是短期内迅速增大的包块,因为儿童肿瘤也较为常见,如神经母细胞瘤可能在腹部摸到肿块。
2.疼痛:肿瘤生长可能压迫、侵犯周围组织或神经引起疼痛。比如骨肿瘤常表现为病变部位的疼痛,开始可能是间断性隐痛,逐渐发展为持续性剧痛;肝癌晚期可能出现右上腹持续胀痛等。不同癌症疼痛的部位、性质和程度因肿瘤累及部位不同而有差异。
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对疼痛的感知和耐受可能与年轻人不同,且一些老年癌症患者可能同时患有其他基础疾病,疼痛时需综合考虑其整体健康状况来判断。
二、全身表现
1.发热:肿瘤组织坏死、代谢产物释放等可引起发热,多为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左右,但也有部分患者会出现高热。例如肾癌患者可能有低热表现,这是因为肿瘤坏死物质被吸收等原因导致。
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患癌后发热情况可能更复杂,需更谨慎鉴别发热原因,因为其自身免疫力低,感染等其他因素也易导致发热,需与肿瘤性发热相区分。
2.体重减轻:肿瘤是消耗性疾病,会消耗人体大量营养物质,患者可出现体重进行性下降。如肺癌、胃癌等患者常伴有明显消瘦,体重在短时间内可减轻数公斤甚至更多。
对于老年人,本身代谢率降低,体重减轻可能更易被忽视,但其实老年人出现不明原因体重减轻需高度警惕癌症可能,因为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肿瘤的消耗影响更明显。
3.乏力:患者常感全身疲倦、没有力气,即使经过休息也难以缓解。这是由于肿瘤导致机体代谢紊乱、营养物质消耗等多种因素引起。例如白血病患者常表现为明显乏力,活动耐力下降。
对于生活方式不健康、长期熬夜、缺乏运动的人群,本身可能也会有乏力表现,但如果是癌症引起的乏力,往往是持续且进行性加重的,与单纯生活方式导致的乏力不同,需注意区分。
三、肿瘤转移相关表现
1.淋巴结肿大:肿瘤细胞可转移至区域淋巴结,导致淋巴结肿大。如鼻咽癌易转移至颈部淋巴结,表现为颈部无痛性进行性增大的肿块;乳腺癌常转移至腋窝淋巴结,可摸到腋窝淋巴结肿大。
儿童若出现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要考虑淋巴瘤等儿童常见肿瘤的可能,需及时就医检查。
2.其他器官转移表现:
肺转移:肺癌转移至肺时,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咯血、呼吸困难等症状,这是因为肿瘤细胞在肺部生长,破坏肺组织和血管等。
肝转移:如结肠癌肝转移,患者可能出现右上腹不适、黄疸(皮肤和巩膜发黄)、肝功能异常等表现,因为肝脏是重要的代谢和解毒器官,肿瘤转移至肝会影响其正常功能。
骨转移:某些癌症易发生骨转移,如乳腺癌、前列腺癌等,患者可出现转移部位的骨痛、病理性骨折等,骨痛可能较为剧烈,影响患者活动。
对于绝经后女性,乳腺癌骨转移相对常见,需关注骨痛等相关表现,定期进行骨相关检查;而对于老年人,骨转移引起的骨痛可能容易被误诊为骨质疏松等疾病,需仔细鉴别。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