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肺癌指的是什么问
原发性肺癌指的是什么
-
原发性肺癌是起源于肺部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发病与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相关,临床表现有局部、全身及肺外症状,诊断靠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
发病相关因素及机制
年龄与性别:发病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一般中老年人群相对高发。男性发病率通常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吸烟等暴露因素更多有关。
生活方式
吸烟:大量研究表明,吸烟是原发性肺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烟草中含有多种致癌物质,如苯并芘等,长期吸烟会损伤肺部细胞的DNA,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引发肺癌。据相关研究,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比不吸烟者高数倍。
职业暴露:长期接触某些职业性致癌物质,如石棉、氡气、砷、铬等,会增加患原发性肺癌的风险。例如,石棉工人患肺癌的几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空气污染:包括室内小环境和室外大环境污染。室内空气污染如烹饪油烟、室内燃煤产生的有害物质等;室外大气污染中的PM2.5等颗粒物及某些有害气体,长期暴露其中会对肺部造成损害,增加肺癌发生概率。
病史因素:有慢性肺部疾病史,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等,会使肺癌的发病风险相对升高。例如,肺结核愈合后形成的瘢痕组织可能发生癌变。
临床表现
局部症状
咳嗽:常为早期症状,可为刺激性干咳,当肿瘤引起支气管狭窄时,咳嗽加重,多为持续性,呈高调金属音性咳嗽或呛咳。
咯血:多为痰中带血或间断血痰,少数患者可出现大咯血。
胸痛:肿瘤侵犯胸膜、胸壁等可引起胸痛,表现为不规则的隐痛或钝痛,当肿瘤侵犯胸膜时,可出现持续尖锐性胸痛且伴胸腔积液。
全身症状:可出现发热、消瘦、乏力等,发热多为肿瘤坏死引起的吸收热,也可因合并感染导致;消瘦是由于肿瘤消耗、食欲减退等因素引起。
肺外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非转移性的全身症状,如杵状指(趾)、肥大性骨关节病、库欣综合征、男性乳房发育等,这些表现可能在肺癌确诊前出现。
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可发现肺部占位性病变,但对于一些较小的、隐蔽部位的肿瘤可能漏诊。
胸部CT:是诊断原发性肺癌的重要手段,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病变的形态、大小、部位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有助于发现早期肺癌。例如,高分辨率CT能发现直径小于1cm的肺部结节。
磁共振成像(MRI):对判断肺癌是否侵犯纵隔、心脏等部位有一定价值。
病理学检查
痰细胞学检查:收集患者痰液,查找癌细胞,若痰中找到癌细胞可明确诊断,但阳性率受到痰液质量、肿瘤部位等因素影响。
支气管镜检查:通过支气管镜直接观察支气管内病变情况,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对于中央型肺癌的诊断价值较高。
肺穿刺活检:对于周围型肺癌,可在CT引导下进行肺穿刺活检,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诊断。
治疗原则
手术治疗:早期肺癌患者,若无手术禁忌证,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可切除肿瘤组织,达到根治的目的。
放疗:利用放射线杀死癌细胞,可用于术前缩小肿瘤体积、术后辅助治疗以及晚期肺癌的姑息治疗等。
化疗: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可用于术前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以及晚期肺癌的全身治疗。
靶向治疗:对于有特定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可使用靶向药物进行治疗,靶向药物能特异性地作用于肿瘤细胞的靶点,相比化疗具有更好的疗效和更少的副作用,但需要进行基因检测以选择合适的患者。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为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尤其对于一些晚期肺癌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