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排除肺癌问
如何排除肺癌
-
肺癌的诊断需从病史采集与症状评估入手,包括个人史、症状;影像学检查有胸部X线和CT;痰液细胞学检查找癌细胞;支气管镜检查分硬质和纤维支气管镜;组织病理学检查有经皮肺穿刺活检、纵隔镜检查;还有肿瘤标志物检测,各检查有不同特点及作用,需综合判断。
一、病史采集与症状评估
1.个人史:详细询问吸烟史,包括吸烟年限、每日吸烟量等,吸烟是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大量吸烟人群肺癌发病风险显著升高;了解职业暴露史,如是否长期接触石棉、氡、砷等致癌物质,某些职业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可增加肺癌发生几率。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患者,要关注其既往生活环境中可能存在的致癌因素接触情况。
2.症状:留意患者是否有咳嗽、咯血、胸痛、气短等症状。咳嗽常为刺激性干咳,若合并感染可有咳痰;咯血多为痰中带血或间断少量咯血;胸痛可为隐痛、钝痛或刺痛;气短可能与肿瘤阻塞气道、胸腔积液等有关。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症状表现可能有差异,例如老年患者可能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忽视。
二、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检查:是初步筛查肺癌的常用方法,可发现肺部占位性病变,但对于一些小的、隐蔽部位的病灶可能漏诊。通过X线观察肺部阴影的形态、大小、位置等特征,若发现肺部有可疑的团块状阴影等异常表现,需进一步检查。
2.胸部CT检查:相较于X线,胸部CT分辨率更高,能够发现更小的肺部病灶,清晰显示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高分辨CT有助于发现早期肺癌,对于怀疑肺癌的患者应常规进行胸部CT检查,它能更精准地判断肺部病变性质。
三、痰液细胞学检查
收集患者清晨第一口痰,进行细胞学检查,查找癌细胞。如果找到癌细胞则高度提示肺癌,但阴性结果不能完全排除肺癌,因为可能存在取材不当等情况。对于有咳嗽咳痰的患者,可多次送检痰液以提高检出率,特殊人群如儿童一般不首先采用痰液细胞学检查来排除肺癌,主要针对成年患者。
四、支气管镜检查
1.硬质支气管镜检查:可直接观察气管和支气管内病变情况,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对于中心型肺癌诊断价值较高。通过支气管镜能够清晰看到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等,从而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确诊。
2.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更为常用,可进入各级支气管,甚至亚段支气管,进行活检、刷检等操作。对于发现支气管内病变并获取病理依据有重要作用,能帮助明确是否为肺癌以及肺癌的病理类型等,但对于周围型肺癌可能无法直接观察到病变。
五、组织病理学检查
1.经皮肺穿刺活检:对于肺部周围型病变,可在CT等引导下进行经皮肺穿刺活检,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诊断。该检查有一定的出血、气胸等并发症风险,对于体质较弱、有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的患者需谨慎操作,特殊人群如老年体弱患者要评估其穿刺风险。
2.纵隔镜检查:适用于怀疑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通过纵隔镜获取纵隔淋巴结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有助于判断肺癌的分期等情况。
六、肿瘤标志物检测
1.癌胚抗原(CEA):虽然CEA对肺癌的诊断特异性不高,但在肺癌患者中尤其是晚期肺癌患者血清中CEA水平可能升高,可作为辅助诊断及病情监测的指标之一。
2.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对小细胞肺癌有一定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小细胞肺癌的辅助诊断和病情监测。
3.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对非小细胞肺癌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和病情评估的参考指标。但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异常不能单独确诊肺癌,需要结合临床、影像学等综合判断。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