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新生儿发热怎么办?

新生儿发热怎么办?

2025年10月20日 10:37:31
病情描述:

新生儿发热怎么办?

医生回答(1)
  • 王志新
    王志新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向他提问

    新生儿发热判定为肛温≥38℃或腋温≥37.5℃,需区分低热等程度并结合整体状况评估,要观察精神、吃奶、呼吸、皮肤等一般情况,可通过保持环境适宜、松解包被、喂温水非药物降温,若发热伴精神萎靡等异常需立即送医,因体温调节中枢未完善要调控环境、监测体温且不可随意用成人退热药物。

    一、判断发热程度

    新生儿正常核心体温范围为36.5~37.5℃,当肛温≥38℃或腋温≥37.5℃可判定为发热,需进一步区分低热(37.5~38℃)、中热(38.1~39℃)、高热(≥39℃),不同发热程度需结合新生儿整体状况综合评估。

    二、观察一般情况

    密切留意新生儿精神状态,如是否出现嗜睡、烦躁不安;观察吃奶情况,有无拒奶、吸吮无力;留意呼吸频率(正常新生儿呼吸频率30~40次/分,若呼吸>60次/分需警惕);查看皮肤有无黄疸加重、花纹等异常表现,因新生儿免疫系统稚嫩,病情变化可能较为迅速。

    三、非药物降温措施

    保持环境温度适宜,一般维持在22~25℃、湿度50%~60%,松解新生儿包被,适当减少衣物,通过增加散热来降低体温;保证充足水分摄入,可少量多次喂温水,促进机体散热及代谢。

    四、及时就医情形

    当新生儿发热伴有精神萎靡、反应差、拒奶、呼吸频率异常(>60次/分)、皮肤黄疸加重、抽搐等情况时,需立即送往医院就诊,因新生儿病情变化快,需专业医疗人员评估诊治。

    五、特殊人群护理要点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未完善,对环境温度变化敏感,护理时需特别关注环境温度调控,避免过度保暖致体温进一步升高;密切监测体温及伴随症状,因新生儿无法用语言表达不适,家长需细心观察,且新生儿肝肾功能发育不全,不可随意使用成人退热药物,以防引发严重不良反应。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